成人免费xx,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成人性视频app菠萝网站,色天天天天

有機(jī)合成試劑|保護(hù)基試劑---苯甲酰氯

2020/11/14 10:55:08

【英文名稱】 Benzoyl chloride

【分子式】 C7H5ClO

【分子量】 140.57

【CAS 登錄號】 [98-88-4]

【縮寫和別名】 氯化苯甲酰,苯酰氯,Benzenecarbonyl chloride

【物理性質(zhì)】 無色透明易燃液體,mp −1.0℃,bp 197.2℃,ρ 1.2120 g/mL。暴露在空氣中即發(fā)煙,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蒸氣刺激眼黏膜而催淚。溶于乙醚、氯仿、苯和二硫化碳。

【制備和商品】 國內(nèi)外大型試劑公司均有銷售。制備方法如下:(1) 甲苯法。甲苯與氯氣在光照情況下反應(yīng),經(jīng)過側(cè)鏈氯化生成α-三氯甲苯,后者在酸性介質(zhì)中進(jìn)行水解生成苯甲酰氯,并放出氯化氫氣體 (生產(chǎn)中宜用水吸收放出的氯化氫氣體)。(2) 由苯甲酸與光氣反應(yīng)而得。將苯甲酸投入光化鍋,加熱熔融,于140~150℃ 通入光氣。反應(yīng)尾氣含氯化氫和未反應(yīng)完的光氣,用堿處理后放空,反應(yīng)終點(diǎn)時的溫度為 −3 ~ −2℃。趕氣操作后減壓蒸餾,成品為微黃色透明液體,純度≥98%。工業(yè)上普遍采用苯甲酸和苯亞甲基三氯反應(yīng)制備。苯甲醛直接氯化也可得到苯甲酰氯。

【注意事項】 儲存于陰涼、干燥、通風(fēng)良好的庫房中,遠(yuǎn)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 25℃,相對濕度不超過 75%,保持容器密封。應(yīng)與氧化劑、堿類、醇類、食用化學(xué)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刺激皮膚,眼睛和黏膜,吸入和食入有毒。遇水、氨或乙醇逐漸分解,生成苯甲酸、苯甲酰胺或苯甲酸乙酯和氯化氫。

有機(jī)合成中的應(yīng)用

苯甲酰氯可用于有機(jī)合成、染料和醫(yī)藥工業(yè),可用于制造聚合反應(yīng)的引發(fā)劑過氧化二苯甲酰、過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和農(nóng)藥除草劑等。苯甲酰氯是重要的苯甲?;推S基化試劑,可用來形成常用的保護(hù)基團(tuán)。

1.有機(jī)金屬化合物的?;磻?yīng)

苯甲酰氯和金屬有機(jī)試劑反應(yīng)可以得到芳基酮化合物,個該類?;磻?yīng)是使用苯甲酰氯與甲基鎘試劑和甲基鋅試劑反應(yīng),得到苯乙酮 (式1 和式 2)[1,2]。

芳環(huán)的?;磻?yīng) (Friedel-Crafts 反應(yīng))

在Lewis 酸 (如 AlCl3、TiCl4、BF3、SnCl4、ZnCl2和 FeCl3) 或強(qiáng)酸的作用下,苯甲酰氯易與芳環(huán)化合物發(fā)生?;磻?yīng) (式 3 和式 4)[3,4]。

烯醇醚[5]、烯酮縮醛[6]和烯胺[7]與苯甲酰氯反應(yīng)可以得到β-位?;漠a(chǎn)物(式 5 和式6)。其中,β-位酰基化的烯胺化合物經(jīng)進(jìn)一步水解之后可以得到β-二羰基化合物[7]。

苯甲酰氯容易與醇或胺反應(yīng),生成相應(yīng)的苯甲酸酯或苯甲酰胺[8~10]。因此苯甲酰氯也常用于醇和胺的保護(hù) (式 7 和式 8)。該反應(yīng)通常需要加入吡啶或者三乙胺等合適的堿,溶劑通常為 CH2Cl2 或者過量的胺。

參 考 文 獻(xiàn)

[1] Gilman, H.; Nelson, J. F. Rec. Trav. Chim. 1936, 55, 518.

[2] Blaise, E. E. Bull. Soc. Fr. 1911, 9, I-XXVI.

[3] Gore, P. H.; Hoskins, J. A.; Thornburn, S. J. Chem. Soc.(B)1970, 1343.

[4] Minnis, W. Org. Synth. Coll. 1943, 2, 520.

[5] Andersson, C.; Hallberg, A. J. Org. Chem. 1988, 53, 4257.

[6] McElvain, S. M.; McKay, Jr., G. R. J. Am. Chem. Soc. 1956,78, 6086.

[7] (a) House, H. O. Modern Synthetic Reactions, 2nd ed.; Benjamin: Menlo Park, CA, 1972, pp 766-772. (b) Enamines:Synthesis, Structure and Reactions, 2nd ed; Cook, A. G., Ed.; Dekker: New York, 1988. (c) Hünig, S.; Hoch, H. Fortschr. Chem. Forsch. 1970, 14, 235. (d) Hickmott, P. W. Tetrahedron 1984, 40, 2989; Tetrahedron 1982, 38, 1975. (e)Campbell, R. D.; Harmer, W. L. J. Org

免責(zé)申明 ChemicalBook平臺所發(fā)布的新聞資訊只作為知識提供,僅供各位業(yè)內(nèi)人士參考和交流,不對其精確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證。您不應(yīng) 以此取代自己的獨(dú)立判斷,因此任何信息所生之風(fēng)險應(yīng)自行承擔(dān),與ChemicalBook無關(guān)。文章中涉及所有內(nèi)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等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進(jìn)行處理!
閱讀量:411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