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是一種食用植物,具有“解毒之王”的特殊美譽,在抑制真菌和殺菌等方面,具有非常獨特的治療作用。同時,從大蒜中提取的大蒜素,更是對預防肺部炎癥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一、大蒜的藥用成分分析
1.大蒜的俗名。大蒜又名胡蒜、獨蒜、葫,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鱗莖。春食苗、夏初食苔、五月食根、秋月收種,在人們日常膳食中占有重要地位。談到大蒜,大家應該都不會陌生,人們在吃了大蒜之后,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口腔有氣味。不過,雖然會有氣味,但是多數(shù)人還是非常喜歡,被家庭常用于調味品,伴入涼菜、湯菜或者炒菜中。
2.大蒜的植物成分。大蒜的主要植物精華是大蒜素、大蒜辣素、芳樟醇等成分。大蒜素殺菌能力是青霉素的100倍。大蒜中含硫化物,具有強的抗菌、消炎作用,對多種球菌、桿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抑制和殺滅的作用。大蒜中的鍺元素和硒元素,可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和繁殖。同時,大蒜還含有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B1、胡蘿卜素、鈣、磷、鐵、等成分。
二、大蒜素的臨床醫(yī)學運用
1.大蒜素在臨床醫(yī)學運用。主要體現(xiàn)在,國家已經研發(fā)了“大蒜素注射液”,廣泛運用于臨床醫(yī)學。根據(jù)說明書記載,大蒜素注射液主要成分為大蒜素,其化學名為三硫二丙烯。該品為幾乎無色或淡黃色澄清液體,具蒜臭,能與無水乙醇或氯仿混溶,在水不中幾乎不溶。
2.適應癥:神經內科,呼吸內科,消化內科,傳染病科,細菌性痢疾,腸炎,百日咳,肺結核,腦膜炎。
3.用法用量:靜脈滴注。 一次60-120mg, 兒童酌減, 用500-1000ml的5%-10%葡萄糖或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緩慢滴注, 一日1次。
4.臨床功效:該品對多種球菌、百日咳桿菌、白喉 桿菌、痢疾、桿菌、傷寒及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結核桿菌等有抑制和殺菌作用。對真菌感染有抑制作用。對阿米巴原蟲、陰道滴蟲、蟯蟲等也有抑制殺滅作用。
三、大蒜素對預防肺部感染的探索
1.大蒜對預防瘟疫的實證。辛亥革命后的20余年間,四川民眾曾經以食用大蒜,作為預防瘟疫的侵襲。
2.新冠肺炎對肺部的侵害。新冠肺炎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根據(jù)現(xiàn)有病例資料,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發(fā)熱、干咳、乏力等為主要表現(xiàn),少數(shù)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癥狀,該疾病主要損傷的是人體的肺部組織。
3.去瘟解毒對肺部感染改善的分析。由于大蒜素具有強大的殺菌功效,能夠阻斷RNA遺傳物質“核糖核酸”的合成。而新冠病毒是一種包膜的、正單鏈RNA病毒感染,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損害的是肺部機體組織。因此食用大蒜對其抗菌殺菌,改善肺部感染具有一定的意義。不過,對于大蒜的食用,應以生食為宜。
有科研論文《Allicin induced S-thioallylation of SARS-CoV-2 main protease》指出:大蒜辣素(大蒜素)可導致SARS-CoV-2主蛋白酶的S-硫代烯丙基化,這對于抑制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義。該論文也被美國權威機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收錄。研究表明,大蒜辣素(大蒜素)可作為SARS-CoV-2主蛋白酶的有效抑制劑,減弱病毒的復制。因此,大蒜辣素(大蒜素)有助于肺部感染的預防和治療。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大蒜中并不直接含有大蒜素。需要把大蒜拍碎,或是切成蒜蓉在空氣中放置10-15分鐘后再食用,方可以有效攝取大蒜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