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胡椒酸屬于桂皮酸類,具有降血脂、抗腫瘤、抑制寄生蟲病、抗胃潰瘍、抗氧化、抗炎癥、抗白癜風和抗腦血管痙攣等作用。早在1819年,Oersted等首次從胡椒中提取得到了 一種黃色結晶狀物質(zhì)胡椒酸,它是胡椒中含量的有機酸堿,是胡椒的主要辛辣成分,也是胡椒中活性最高的成分[1]。
合成
圖1 胡椒酸的合成路線
方法一:向1.0克(6.67毫摩爾)哌啶醇在90毫升叔丁醇和15毫升2-甲基-2-丁烯中的漿液中緩慢加入亞氯酸鈉和NaH2PO4.H2O在15毫升H2O中的溶液。將所得混合物在環(huán)境溫度下攪拌兩小時,此時將其在100毫升乙酸乙酯和150毫升水之間分配并提取。將水層再次萃取三次,然后用1N NaOH洗滌三次處理合并的有機層。用5%HCl將收集的水洗液酸化至pH 1.0,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然后用鹽水洗滌合并的有機洗滌物,并用MgSO4干燥,然后在真空中濃縮,得到1.068g(96%)純白色薄片形式的胡椒酸[2]。
方法二:向攪拌的苯并[d][1,3]二氧雜環(huán)戊-5-甲醛(254a,2克,13.3毫摩爾)、Na2H2PO4(6.38克,53.2毫摩爾)和2-甲基-2-丁烯(9.85毫升,93.1毫摩爾)在叔丁醇(41毫升)和水(17毫升)中的溶液中加入亞氯酸鈉(7.19克,79.9毫摩爾)。將得到的反應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2小時。加入水(100 mL)和1M HCl(25 mL),并用EtOAc(2 x 50 mL)萃取混合物。分離有機相,用硫酸鈉干燥,并在減壓下蒸發(fā)。用EtOAc(20mL)研制所得固體,得到白色固體的標題化合物胡椒酸(1.9g,86%產(chǎn)率)。
圖2 胡椒酸的合成路線
將醇(1.25mmol,1.0當量)在MeOH(5mL)中的溶液與KMnO4(393mg,2.5mmol,2.0當量)和Na2HPO4(355mg,2.5mmmol,2.0當量。將產(chǎn)物流洗脫到由飽和有氯化鈉和硫代硫酸鈉(200mg)的1M HCl水溶液(30mL)和EtOAc(15mL)制備的攪拌的雙相混合物中。用EtOAc多次提取最終溶液。干燥最終溶液。在真空中除去溶劑得到胡椒酸。
參考文獻
[1]秦蓓,陳慶慶,楊寬等.胡椒堿的酯類衍生物的合成工藝研究[J].化學工程師,2021,35(05):1-4.DOI:10.16247/j.cnki.23-1171/tq.20210501.
[2] Sedelmeier, Jorg; et al. KMnO4-Mediated Oxidation as a Continuous Flow Process. Organic Letters (2010), 12(16), 3618-3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