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西方主要發(fā)達國家針對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營養(yǎng)失衡、過早發(fā)胖的社會現(xiàn)象,以及腦力工作者因工作、學習壓力而普遍產生的大腦和視力器官疲勞癥狀,開始了ω-3系不飽和脂肪酸的開發(fā)研究。
1965年:研究集中在ω-3系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母體α-亞麻酸領域。
1967年:巴德維博士在接受德國南部電視臺訪問時,談及他的病人,都是在手術和電療失敗后,才來找她的,即使是瀕臨死亡,在接受天然提取物α-亞麻酸和乳酪療法之后,最多幾個月,大約90%的病人,都能恢復健康。
1975年:英國科學家得出“α-亞麻酸及其代謝物攝入量與智商成正比”的結論。
1978年:法美科學家通過對200名士兵一個月的觀察發(fā)現(xiàn),在同樣6小時睡眠的情況下,每天攝入充足α-亞麻酸的100名實驗者較對照組明顯精神飽滿、體力充沛、皮膚有光澤。
1979年:日本科學家通過對全球320名院士的調查發(fā)現(xiàn):他們血液中α-亞麻酸代謝物的含量較正常人高三倍。
1983年:國際市場α-亞麻酸原料奇缺,價格飛漲,越是植物售價越高,-亞麻酸平均每克26美元。
1990年:華盛頓召開的關于“ω-3系列脂肪酸‘國際會議上,α-亞麻酸被確定是對人類健康非常有益的人體必需脂肪酸。
1993年:聯(lián)合國衛(wèi)生組織(WHO)和世界糧農組織(FAO)聲明,鑒于α-亞麻酸的重要性和人體普遍攝取不足的狀況,建議專項補充α-亞麻酸。美國甚至規(guī)定,不含α-亞麻酸的嬰幼兒食品禁止出售。
1998年:國際腦營養(yǎng)協(xié)會(IBNA)第三次年會在瑞士洛桑舉行。會議的主要議題是“二十一世紀的腦營養(yǎng)食品”。與會專家形成了共識:二十一世紀的腦營養(yǎng)食品就是α-亞麻酸!
1999年:我國營養(yǎng)學家向國家有關部門提出專項補充α-亞麻酸的建議;國家醫(yī)藥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長、中國醫(yī)科院藥研所原所長邊振甲稱:“α-亞麻酸的推廣,功在當代,利在千秋?!?/p>
2002年:在我國開了一個名為“必須脂肪酸的健康營養(yǎng)國際研討會”,來自世界衛(wèi)生組織、德國、美國、日本等在這一方面研究較早的國家的科學家參加了這次會議。在這次大會上,與會科學家提出α-亞麻酸是健康的綠色保健食品,一致同意α-亞麻酸是人體必須的營養(yǎng)素。
2007年:我國修改了《膳食寶塔和膳食指南》,其中的改進之一就是:建議成人每天食用15-20克的平衡膳食。這一決定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富含α-亞麻酸。
世界許多發(fā)達國家如德國、日本等國已申請專利,將α-亞麻酸作為藥物或食品添加劑,用來防治心腦血管疾?。幻绹?、法國等國都立法規(guī)定:在一些指定的食品中必須添加α-亞麻酸, 否則不允許銷售。
美國——1990年,華盛頓召開的關于“ω-3系列脂肪酸”國際會議上,ω-3(α-亞麻酸)被確定是對人類健康非常有益的人體必需脂肪酸。美國首先修改了92年頒布的“營養(yǎng)金字塔”增加了多攝入ω-3(α-亞麻酸)的條款。
英國——英國皇家醫(yī)院公布了“新生兒智商高低與孩子大腦中ω-3(α-亞麻酸)及代謝物含量成正比的試驗結果”。
日本——日本用立法的形式,強制孕產婦補充ω-3(α-亞麻酸),堅持從胎兒開始壯體、強腦。
中國——2014年6月,中國營養(yǎng)學會發(fā)布了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DRIs)》,首次增加了ω-3(α-亞麻酸)推薦值,規(guī)定中國居民(孕婦)每天攝入1克α-亞麻酸為宜。
中國香港——香港政府建議產婦“坐月子”應補充ω-3(α-亞麻酸),以提高母乳營養(yǎng)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