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鋅的重要性
氯化鋅不僅作為主鹽提供鋅離子,而且本身還是一種導電鹽,增加鍍液的導電性,其含量高,電阻小,槽電壓就比較低,從而節(jié)約了電量。同樣,氯化鋅含量的增加,允許電流密度上限提高,可以采用較高的電流密度,提高沉積速度和生產(chǎn)效率,在鍍鋅層厚度不變的情況下可以縮短電鍍時間,還可減少金屬雜質(zhì)的影響;但含量過高鍍層結(jié)晶粗大,鍍層粗糙, 深鍍能力變差。氯化鋅含量不足時,會在陰極上造成濃差極化,一定量的濃差極化有好處;但如果濃差極化過大,將造成過多的電子因得不到鋅離子而在鍍件上驟集,尤其是在電流密度較大的邊角造成鍍層燒焦。為防止燒焦,只好降低電流密度,但必然使生產(chǎn)效率降低、鍍液的均鍍能力下降,致使復雜鍍件難以得到合格的鍍層。所以,一般情況下,滾鍍時的氯化鋅濃度比掛鍍時的低,氯化鋅含量低,有利于提高鍍液的分散能力和覆蓋能力。滾鍍時氯化鋅一般控制在40-60g/L,掛鍍時一般控制在60-80g/L;對于鑄鐵件電鍍鋅時也要使用較高的氯化鋅濃度。
在氯化鋅允許的濃度范圍內(nèi),要想獲得良好的鍍層,還有與鍍液的溫度配合起來。一般情況下,冬天時,氯化鋅應取上限;夏天時,氯化鋅應取下限。陽極板鋅板的溶解度與鍍液的pH和溫度都相關,通常,pH低、槽液的溫度高,鋅板溶解速度比較快;一般情況下,只要保持足夠的陽極面積,以維持鍍液中鋅離子濃度,盡量少加或不加氯化鋅。
在電鍍原材料中,氯化鋅的質(zhì)量還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是生產(chǎn)商沒有把銅、鉛雜質(zhì)除掉。所以,在采購氯化鋅時,一定要采購有品牌的,并且要經(jīng)過赫爾槽實驗方能下槽。一般良好的氯化鋅是白色晶狀組織,還應用潮解現(xiàn)象,否則灰白或灰暗的氯化鋅都不該使用使用。平時應經(jīng)常檢查陽極鋅板,以維持足夠的陽極面積,提供鋅離子,盡量少補加氯化鋅。若要補加氯化鋅,應先加氯化鋅溶解后,并且加入適量的鋅粉充分攪拌過濾后方能加入。一般情況下,可以在備用槽里加入一半的自來水,然后加入一半的分析純鹽酸,把平時陽極面積不足的鋅板頭子放進去溶解。按理論計算,1mol的金屬鋅需2mol的鹽酸,也就是說65.4g的金屬鋅需要35%的濃鹽酸209g,大概1kg的金屬鋅需要3.2kg的35%鹽酸。按這種方法加入氯化鋅,不僅可以起到補加氯化鋅,還可以調(diào)節(jié)pH的作用,并且平時剩余鍍鋅板頭子也不至于浪費。
如何判斷氯化鋅的多少
如果有化驗條件是的,可根據(jù)分析結(jié)果補加氯化鋅;但很多電鍍廠沒有化驗條件,那么可根據(jù)經(jīng)驗判斷再補加。下面介紹兩種經(jīng)驗法判斷氯化鋅的含量。
方法一:密度法
取250ml燒杯,秤其質(zhì)量,然后取250ml槽液稱其總質(zhì)量,這樣總質(zhì)量減去燒杯質(zhì)量就得到250ml槽液的質(zhì)量,最后除以體積250ml得到其密度。用測定溶液的密度估算氯化鋅含量(如相對密度Qr < 1. 16, 表示氯化鋅含量不足;Qr > 1. 2, 表示氯化鋅含量過高)。密度法易受氯化鉀干擾,但仍有參考價值。
方法二:從高端燒焦判斷氯化鋅質(zhì)量濃度
步,先測定并調(diào)整pH 至正常值(用精密pH試紙測定) 。因為pH過高生成金屬氫氧化物及氧化物夾雜于鍍層中,造成燒焦。
第二步,根據(jù)鍍層的光亮度確定添加劑的濃度是否恰當。因為添加劑的濃度過高,陰極極化過大,高端也會燒焦。
第三步,250ml赫爾槽2A靜鍍5min,若燒焦區(qū)在1~2 mm,則氯化鋅質(zhì)量濃度正常;若大于2 mm,氯化鋅偏低,可適當補充再試;若全無燒焦,則氯化鋅質(zhì)量濃度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