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氯吲哚,英文名為4-Chloroindole,常溫常壓下為透明黃色液體,具有較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和顯著的熒光性質(zhì),它不溶于水但是可與常見的有機溶劑混溶。4-氯吲哚是一種鹵代吲哚,主要用作有機合成中間體和醫(yī)藥分子原料,例如有文獻報道該物質(zhì)可用于治療枯核菌的萜類生物活性分子的制備。
甲基化反應
4-氯吲哚結構中的氯原子可在過渡金屬鈀催化的作用下和芳基硼酸類物質(zhì),有機金屬試劑等發(fā)生交叉偶聯(lián)反應得到相應的脫氯芳基化或者烷基化衍生物。
圖1 4-氯吲哚的甲基化反應
將氫鈉(60%礦物油,15mmol, 1.5當量)加入到溶解于四氫呋喃(15ml)中的4-氯吲哚(10mmol, 1.0當量)溶液中,控制反應體系中的溫度為0°C。將所得的反應混合物回復至室溫,并在該溫度下攪拌反應大約30分鐘。將反應瓶冷卻至0°C,逐步加入碘甲烷(12mmol, 1.2當量)。將所得的反應混合物回復至室溫,攪拌至反應完成(用薄層色譜監(jiān)測)。反應結束后用飽和NH4Cl水溶液淬滅,反應用乙醚萃取(3 × 20 mL)。分離出有機層并將其用無水Na2SO4干燥,過濾除去干燥劑并將所得的濾液在真空中進行濃縮。所得的剩余物通過硅膠柱層析法進行分離純化(使用10%乙酸乙酯/石油醚)即可得到目標產(chǎn)物分子。[1]
傅克反應
圖2 4-氯吲哚的傅克反應
將9-苯基芴-9-醇(64.58毫克)、4-氯吲哚(35.15毫克)、Sc(OTf)3(2.46毫克,0.005 mmol, 0.02當量)、二氯甲烷(2毫升)和攪拌棒加入密封管中。所得的反應混合物在60°C下攪拌反應大約4小時。所得的反應混合物在真空下進行濃縮蒸發(fā),所得的剩余物通過硅膠膠柱層析法(乙酸乙酯/石油醚= 2:100)進行分離純化即可得到目標產(chǎn)物分子。[2]
參考文獻
[1] Yu, Qian-Hui; et al,Organic Letters (2024),26(42),9085-9090.
[2] Zhou, Chen; et al, 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 2019,17,9615-9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