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D-纈氨醇是一種黃色粉末,其化學(xué)式為C5H12O4。它的母體結(jié)構(gòu)屬于五碳糖醇。該分子的結(jié)構(gòu)中有醇羥基,說明其化學(xué)性質(zhì)比較活潑。其常用于有機和藥物合成的中間體。例如:D纈氨醇與乙酰脲反應(yīng)制備一種重要的有機配合物辛可寧鈷鈣[1]。
D-纈氨醇的性狀
制備方法
方法一:將三甲基甲硅烷基氯(15.36 mL,121.07 mmol)加入到硼氫化鋰(1.32 g,60.54 mmol)的THF(30 mL,從LiAlH4中新蒸餾得到)冷溶液中。將混合物放入冰/水浴中。讓混合物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將混合物重新冷卻至0°C。向混合物中加入L-纈氨酸(5.00g)。將反應(yīng)混合物攪拌過夜。再次將混合物冷卻至0°C。向混合物中滴加甲醇(45mL),然后加入2.5M氫氧化鈉水溶液(25mL)。真空蒸發(fā)混合物。用氯仿提取殘渣。干燥合并的提取物(Na2SO4)。過濾合并的提取物。真空蒸發(fā)合并的提取物得到標(biāo)題化合物D-纈氨醇[2]。
方法二:將二苯甲酰基-L-酒石酸(1.8 g,5 mmol)和苯基甘氨醇(0.7 g,5毫摩爾)溶于丙酮(60 mL)中,在室溫下攪拌6小時并過濾。將沉淀物懸浮在CH2Cl2和KOH水溶液(1M)的混合物中,攪拌直至溶解。用鹽水洗滌有機提取物,干燥(MgSO4)并蒸發(fā)至干,得到S-異構(gòu)體。將濾液濃縮,并如上所述處理殘余物以獲得R-異構(gòu)體得到標(biāo)題化合物D-纈氨醇,收率60%[3]。
方法三:將NaBH4(0.57g,15mmol)加入到肟酯(5mmol)在THF中的攪拌溶液中。通過加料漏斗在0℃下加入溶于THF的I2(1.9 g,7.5 mmol)1小時。將反應(yīng)混合物回流4小時。將反應(yīng)混合物升至25°C,然后用MeOH淬滅。減壓除去溶劑。殘余物用KOH溶液回流3小時。水層用CH2Cl2(3×20mL)萃取。蒸發(fā)溶劑,蒸餾粗產(chǎn)物以獲得外消旋1,2-氨基醇。所有化合物均通過光譜數(shù)據(jù)IR、1H、13C進行鑒定,并與報告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最終確證所得產(chǎn)物為D-纈氨醇[3]。
參考文獻
[1]羅梅,楊斐,汪嵐,等.一種辛可寧鈷鈣配合物:CN202011081329.7[P].CN112047982A[2024-11-29].
[2]Quagliato, Dominick A.; et al. Efficient Procedure for the Reduction of α-Amino Acids to Enantiomerically Pure α-Methylamines.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0), 65(16), 5037-5042
[3]Periasamy, Mariappan; et al. New, convenient methods of synthesis and resolution of 1,2-amino alcohols. Synthesis (2003), (13), 1965-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