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技術
對三氟甲基苯腈是一種重要的醫(yī)藥、農藥中間體。利用過渡金屬(如Pd,Cu,Co)的配位化合物,可以將芳香鹵和氰化物轉化為相應的芳香腈。
近幾十年來,用零價鎳膦的配合物作為催化劑進行氰化反應引起了人們的興趣,如用Ni(PФ3)3(Φ=C6H5)作為催化劑,可以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將鹵代三氟甲苯和氰化物(KCN,NaCN)轉化為芳香腈。很多化學工作者在這一方面進行了探索,Davision在極性溶劑(如醇)中,用Ni(PΦ3)3作為催化劑制備對三氟甲基苯腈;Cassar等人原位還原Ni(PФ3)2Cl成Ni(PΦ3)3作為催化劑,將對氯三氟甲苯轉化為對三氟甲基苯腈。但是這些反應都有以下不足:(1)都需要昂貴的Ni(0)試劑或Ni(PФ3)2Cl;(2)所用的鎳膦配合物不易保存或操作,尤其是Ni(PΦ3)3對空氣中的氧氣特別敏感;(3)芳香氯的轉化率非常低;(4)利用醇作為溶劑生成大量的氫化去鹵副產物。
根據以上不足,Maul等人對工藝進行了改進。利用NiCl2或NiCl2·6H2O在強極性溶劑(如異丙醇、叔丁醇、乙腈等)中,和至少2個當量PΦ3原位還原形成干燥的Ni(PФ3)2Cl2再和至少1個當量的PΦ3用鋅粉還原成催化劑Ni(PΦ3)3,可以高產率的將對氯三氟甲苯轉化為對三氟甲基苯腈,在叔丁醇中可達81%。
本文在分析文獻的基礎上,多次實驗,對Maul的工藝作了進一步改進。通過調節(jié)反應條件,減少了昂貴的PΦ3的用量,使對氯三氟甲苯的轉化率達到87.0%和82.7%,并已經實現工業(yè)化生產。
制備方法
在500mL的三頸瓶中安裝氮氣保護裝置、溫度計和攪拌器,加入乙腈200mL,三苯基膦6.6g(25 mmol),無水氯化鎳(用2.4gNiCl2·6H2O在100℃真空干燥至呈黃色,約需6~9h)10mmol。在氮氣保護下,用油浴加熱至回流(80~82℃),攪拌反應10min,溶液轉變?yōu)槟G色。降溫至室溫,加入鋅粉4.3g(60mmol),反應直至產生橘黃色沉淀,然后升溫到45℃,反應0.5h后,加入對氯三氟甲苯122.4g(0.68mol),攪拌5min,加入氰化鉀44.2g(0.68mol),溶液馬上轉變?yōu)辄S綠色,在此溫度下繼續(xù)攪拌反應,氣相色譜監(jiān)測,15h后對氯三氟甲苯的轉化率為82.7%,氫化去鹵化物三氟甲苯0.4%,聯苯類產物4,4'-二三氟甲基聯苯0.8%。加入無水碳酸鉀攪拌5min,過濾,濾液為桔紅色溶液,減壓蒸餾,得白色的對三氟甲基苯腈晶體。
參考文獻
[1]劉剛. 間,對三氟甲基苯腈的工藝改進[J].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3,20(1):103-106. DOI:10.3969/j.issn.1002-1175.2003.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