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
異槲皮苷為易溶于甲醇、乙醇等有機溶劑的黃酮醇苷類化合物,又名羅布麻甲素、槲皮素 3-O-β-D-吡喃葡萄糖苷,是羅布麻、新疆圓柏等植物中的有效成分。該化合物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腫瘤、抗動脈粥樣硬化、降血壓、降血糖等多種生物學(xué)活性[1],已成為近年來天然活性成分的研究熱點之一。本文對異槲皮苷近年來在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以便對異槲皮苷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
圖1 異槲皮苷性狀圖
抗氧化抗炎作用
異槲皮苷具有較好的清除 DPPH、超氧陰離子、羥自由基和亞硝酸鹽的能力,還具有較好的還原能力。異槲皮苷在抗氧化的同時,還能拮抗 Cd 2 +引起小鼠肝臟和腎臟中生化指標的改變,可在抗Cd 2 + 誘導(dǎo)的毒性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抗腫瘤及抗突變作用
異槲皮苷具有較好的抗腫瘤作用,作用機制與其和 Wnt 信號轉(zhuǎn)導(dǎo)通路、混合譜系蛋白激酶-3、有絲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細胞凋亡途徑和炎性蛋白信號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guān)。異槲皮苷能促進人肝癌細胞凋亡并且通過阻斷細胞周期 G1 期,抑制人肝癌細胞的增殖。
抗菌抗病毒作用
異槲皮苷具有較好的抗菌活性。異槲皮苷在病原真菌的藥敏實驗中十分有效,而且?guī)缀鯖]有溶血發(fā)生。在白色念珠菌中進行的碘化丙啶和鉀素釋放實驗結(jié)果顯示,異槲皮苷可增加病原真菌滲透性,誘導(dǎo)病原真菌的膜損傷。
降血壓降血脂作用
異槲皮苷在自發(fā)性高血壓大鼠模型上表現(xiàn)出明顯的利尿作用,其機制主要與其抑制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活性、增加緩激肽、NO 的生物利用度以及抑制 Na( + )/K( + )-ATP酶活性有關(guān)。
總結(jié)
綜上所述,異槲皮苷是多種藥用植物的主要標識性成分,具有廣泛的藥理活性,開發(fā)應(yīng)用前景良好。然而,目前為異槲皮苷的研究多集中于其含量高的有效部位及有效組分,對于其單體的研究報道較少。因此,異槲皮苷的藥效機制、代謝等方面的研究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 doi:10. 13313/j. issn. 1673-4890. 201806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