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1]
丙嗪嘧磺隆是由日本住友化學開發(fā)的嘧啶基磺酰脲類選擇性廣譜除草劑,雖然和其他磺酰脲類除草劑的作用機制相同,為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劑,但它對抗磺酰脲類除草劑的雜草有很好的防效,具有殘效作用,主要用于水稻田防除多種一年生禾本科及闊葉雜草。該除草劑用量低,對水稻安全,但對部分莎草科雜草如牛毛氈、異型莎草、扁稈藨草等的防效較差。
氟吡磺隆屬磺酰脲類除草劑,是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劑,可用于水稻田土壤或莖葉處理,被植物的根、莖和葉吸收后,通過抑制植物的乙酰乳酸合成酶,阻礙支鏈氨基酸如纈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的生物合成,從而破壞蛋白質的合成,干擾DNA的合成及細胞分裂與生長,最終導致植物死亡。氟吡磺隆對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和莎草科雜草均有防效,但在實際使用中,對各科中不同的雜草防除效果不同,例如對稗草、扁稈藨草、野慈姑、丁香蓼、莎草等防效達90%左右,對雙穗雀稗、千金子和眼子菜等的防效較差。
毒性[2]
原藥大鼠急性經(jīng)口毒性LD50>500mgk/g(雄、雌),經(jīng)皮毒性LD50>200mg/kg,急性吸人毒性LD50>5·11mg/kg。鳥和哺乳動物沒有急、慢性中毒反應,對皮膚眼睛無刺激,無敏感反應。制劑大鼠急性經(jīng)口LD50>1000mg/kg,經(jīng)皮毒性LD50>1000mg/kg;與皮膚接觸后,要用肥皂水清洗干凈,濺人眼睛,用清水清洗,萬一誤服,應飲催吐劑,并及時送往醫(yī)院。
除草特點[2]
氟吡磺隆是磺酰胺類除草劑,是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抑制劑,即通過抑制植物的ALS酶,阻止支鏈氨基酸如擷氨酸、異亮氨酸、亮氨酸的生物合成,最終破壞蛋白質的合成,干擾DNA的合成及細胞分裂與生長。它可以通過植物的根、莖和葉吸收,通過葉片的傳輸速度比草甘麟快。藥害癥狀包括生長停止、失綠、頂端分生組織死亡,植株在2-3周后死亡。
使用技術[2-3]
氟吡磺隆可以用作土壤和莖葉處理,有很寬的殺草譜,包括一年生闊葉雜草、莎草科雜草和一些禾本科雜草,還有部分多年生雜草,如稗、無芒稗、長芒稗、旱稗等稗屬雜草,慈姑、澤瀉、三蕊溝繁縷、節(jié)節(jié)菜、陌上菜、雨久花、鴨舌草、沼生水馬齒、母草、輪藻屬、浮萍、小茨藻等闊葉雜草,異型莎草、水莎草、扁桿蔗草、本煎草、蔗草。落卿、牛毛氈、螢藺、日照飄拂草等莎草科雜草。
在直播稻田,稗草2-5葉期(也可以控制7葉期以上的大齡稗草)時,對水30-50kg,噴霧法施藥,施藥前排干田面積水;移栽稻田在水稻移栽后5一1d5(稗草1.5-3葉期),采用毒土法,混土30-50kg,撒施,或拌返青肥撒施,保水3-5d。氟吡磺隆對稗草的持效期達30一40d,顯著長于禾草敵和吡嚓磺隆,所以一次用藥,即可保證整個水稻生長季節(jié)中無稗草危害,對后茬作物無藥害作用。
主要參考資料
[1] CN201410405036.8一種含氟吡磺隆的除草劑組合物
[2] 新型稻田除草劑氟吡磺隆特性、作用機理及其除草效果
[3] 新型稻田除草劑——氟吡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