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中藥名。為木樨科連翹屬植物連翹Forsytn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的功效。主治瘡癰腫毒,瘰疬痰核,風熱外感,溫病初起,熱淋澀痛
連翹含三萜皂苷,果皮含甾醇、連翹酚、生物堿、皂苷、齊墩果酸、香豆精類,還有豐富的維生素P及少量揮發(fā)油。
落葉灌木。枝開展或下垂,棕色、棕褐色或淡黃褐色,小枝土黃色或灰褐色,略呈四棱形,疏生皮孔,節(jié)間中空,節(jié)部具實心髓。葉通常為單葉,或3裂至三出復葉,葉片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至橢圓形,長2-10cm,寬1.5-5cm,先端銳尖,基部圓形、寬楔形至楔形,葉緣除基部外具銳鋸齒或粗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淡黃綠色,兩面無毛;葉柄長0.8-1.5cm,無毛?;ㄍǔ紊?至數(shù)朵著生于葉腋,先于葉開放;花梗長5-6mm;花萼綠色,裂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5-)6-7mm,先端鈍或銳尖,邊緣具睫毛,與花冠管近等長;花冠黃色,裂片倒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長1.2-2cm,寬6-10mm;在雌蕊長5-7mm花中,雄蕊長3-5mm,在雄蕊長6-7mm的花中,雌蕊長約3mm。果卵球形、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2-2.5cm,寬0.6-1.2cm,先端喙狀漸尖,表面疏生皮孔;果梗長0.7-1.5cm?;ㄆ?-4月,果期7-9月。
連翹有廣譜抗菌作用,抗菌主要成分為連翹酚及揮發(fā)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對其他致病菌、流感病毒以及鉤端螺旋體也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品有抗炎、解熱作用。所含齊墩果酸有強心、利尿及降血壓作用;所含維生素P可降低血管通透性及脆性,防止溶血。其煎劑有鎮(zhèn)吐和抗肝損傷作用。
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可用于熱感冒。主風熱感冒;溫?。粺崃苣蜷];癰疽;腫毒;瘰疬;癭瘤;喉痹。用于癰疽,瘰癘,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fā)斑,熱淋尿閉。
①《本經(jīng)》:主寒熱,鼠痿,瘰疬,癰腫惡瘡,癭瘤,結熱。
②《別錄》:去白蟲。
③《藥性論》: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熱。
④《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治瘡癤,止痛,通月經(jīng)。
⑤李杲:散諸經(jīng)血結氣聚;消腫。
⑥王好古:治耳聾渾渾焞焞。
秋季果實初熟尚帶綠色時采收,除去雜質,蒸熟,曬干,習稱“青翹”。果實熟透時采收,曬干,除去雜質,習稱“老翹”。青翹采得后即蒸熟曬干,曬取籽作“連翹心”用。
1、連翹:取原藥材,除去雜質及果柄,搶水洗凈,曬干。篩去脫落的心及灰屑。
2、朱連翹:取凈連翹用水噴濕置容器內攪拌均勻,將朱砂粉撒勻稍拌,取出晾干。每連翹100kg,用朱砂粉2kg。
3、連翹炭:取凈連翹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七八成黑色。取出涼透。
脾胃虛寒及氣虛膿清者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