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芩素是一種具有抗癌特性的天然黃酮。使用微陣列我們發(fā)現(xiàn) DDIT4 是黃芩素在癌細胞中誘導的最高轉(zhuǎn)錄本。方法和結(jié)果:我們通過定量 RT-PCR 和免疫印跡證實了多種癌細胞系中 DDIT4 的大劑量相關表達,這與生長抑制相關。時程實驗表明,DDIT4 可快速誘導,在體外可維持數(shù)天的高表達。根據(jù) p53 敲除細胞的評估,DDIT4 表達的誘導與 p53 無關。由于已知 DDIT4 會抑制 mTORC1 活性,因此我們證實黃芩素會抑制 mTORC1 靶標的磷酸化。使用 RNA 干擾,我們證明黃芩素的 mTORC1 活性和生長抑制通過敲低 DDIT4 而減弱。我們進一步證明了黃芩素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對已建立的腫瘤的抑制,腫瘤中 DDIT4 表達增加。最后,我們證明黃芩素上調(diào) DDIT4 并導致鉑類耐藥癌細胞中的 mTORC1 和生長抑制,與鉑類化療治療形成鮮明對比。結(jié)論:這些研究表明,黃芩素通過 DDIT4 表達抑制 mTORC1,可能有助于癌癥化療和化學預防。
最近,血小板活化在癌癥轉(zhuǎn)移中的重要性已被廣泛接受。因此,開發(fā)具有最小不良反應的新型血小板抑制劑現(xiàn)在是靶向癌癥治療的一個有前途的領域。黃芩素是一種功能性成分,來源于傳統(tǒng)醫(yī)學中使用的植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根。該化合物的藥理作用,包括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已經(jīng)得到證實。然而,它對血小板活化的影響尚不清楚。因此,我們研究了黃芩素對配體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和肺癌轉(zhuǎn)移的影響。方法和結(jié)果:在本研究中,黃芩素抑制激動劑誘導的血小板聚集、顆粒分泌標志物 (P-選擇素表達和 ATP 釋放)、 [Ca(2+)]i 動員和整合素 αIIbβ3 表達。此外,黃芩素減弱了 ERK2、p38 和 Akt 活化,并增強了 VASP 磷酸化。事實上,黃芩素被證明直接抑制 PI3K 激酶活性。此外,黃芩素在體外減弱 C6 大鼠膠質(zhì)瘤腫瘤細胞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并抑制小鼠 CT26 結(jié)腸癌轉(zhuǎn)移。結(jié)論:這些特征表明黃芩素是一種潛在的預防癌癥轉(zhuǎn)移的治療藥物。
在體外和體內(nèi)評估了黃芩素對肝癌細胞的治療潛力。方法和結(jié)果:在細胞活力測定中,黃芩素對肝細胞癌細胞系 H22 、 Bel-7404 和 Hep G2 表現(xiàn)出顯著的細胞毒性,對永生化人肝細胞表現(xiàn)出中等細胞毒性。黃芩素誘導肝細胞癌細胞 G0/G1 期阻滯,抑制 AKT,促進 β-catenin 和細胞周期蛋白 D1 的降解,而不激活 GSK-3β。此外,黃芩素顯著抑制 H22 異種移植腫瘤生長,對 ICR 小鼠體重或肝臟、脾臟體重指數(shù)無明顯不利影響。免疫組織化學分析顯示,黃芩素處理的小鼠對腫瘤生長的抑制與 AKT 、 β-catenin 和細胞周期蛋白 D1 離體表達降低有關。我們的數(shù)據(jù)表明,黃芩素可能通過 β-catenin 依賴性機制調(diào)節(jié)細胞周期蛋白 D1 轉(zhuǎn)錄,導致細胞周期停滯在 G0/G1 期并受損癌細胞增殖。結(jié)論:這些結(jié)果表明,黃芩素是治療肝細胞癌的潛在候選者。
已知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對治療肝炎和腦腫瘤具有治療作用。據(jù)報道,從 Scutellaria rivularis 中分離的黃芩素、黃芩素和黃黃芩素對黃嘌呤氧化酶抑制表現(xiàn)出很強的活性。方法和結(jié)果:在本研究中,通過改良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和細胞色素 c 還原法評價它們的抗氧化活性。結(jié)果表明,黃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順序為黃芩素>黃芩素>黃芩素,IC50 = 3.12、157.38 和 215.19 μM,而細胞色素 c 減少活性為黃芩素>黃芩素>黃芩素 (IC50 = 224.12、300.10 和 370.33 μM)。在另一項研究中,使用電子自旋共振 (ESR) 技術進一步確認直接自由基清除活性。黃芩素和黃芩苷均顯示出消除超氧自由基 (.O2-)(黃芩素:7.31 x 10(4) u/g;黃芩苷:1.19 x 10(5) u/g)。黃芩素的 IC50 比黃芩素高 2.8 倍。然而,它們對清除羥基自由基 (.OH)。結(jié)論:目前的結(jié)果表明,黃芩素和黃芩苷具有不同的病理途徑。黃芩素的抗氧化功能主要基于清除超氧自由基,而黃芩素是一種良好的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
黃芩素是一種來自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類黃酮,已被證明具有神經(jīng)保護特性。方法和結(jié)果: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黃芩素對 N-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 (MPTP) 誘導的帕金森病 (PD) 小鼠模型中運動行為缺陷和基因表達的影響。行為學結(jié)果顯示,黃芩素顯著改善了 MPTP 誘導的 PD 小鼠模型的異常行為,表現(xiàn)為縮短了爬下桿子的總時間,延長了旋轉(zhuǎn)桿的潛伏期,增加了垂直運動。使用 cDNA 微陣列和隨后的生物信息學分析,發(fā)現(xiàn)黃芩素顯著促進生物過程,包括神經(jīng)發(fā)生、神經(jīng)母細胞增殖、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信號通路、行走和運動行為,并通過調(diào)節(jié)基因表達抑制多巴胺代謝過程?;趯蚬脖磉_網(wǎng)絡的分析,結(jié)果表明黃芩素對 LIMK1 、 SNCA 和 GLRA1 等基因的調(diào)控可能在網(wǎng)絡中發(fā)揮核心作用。結(jié)論:我們的結(jié)果為黃芩素在治療 PD 中的潛在應用提供了實驗證據(jù),并揭示了 MPTP 處理小鼠中受黃芩素影響的基因表達譜、生物學過程和途徑。
黃芩素是一種由黃芩素水解而來的類黃酮和糖苷配基,在幾種人類癌癥中具有抗癌特性,但其分子作用機制仍不清楚。方法和結(jié)果:在這里,我們表明黃芩素通過誘導自噬而不是細胞凋亡導致人類癌細胞死亡,因為黃芩素誘導的細胞死亡通過抑制自噬中關鍵分子的表達水平完全逆轉(zhuǎn),如 Beclin 1 、液泡蛋白分選 34 (Vps34) 、自噬相關 (Atg) 5 和 Atg7,而不是泛半胱天冬酶抑制劑。我們的數(shù)據(jù)顯示,黃芩素顯著增加了含有綠色熒光蛋白-胞質(zhì)溶膠相關蛋白輕鏈 3 (GFP-LC3) 的點和 LC3B-II 表達水平,氯喹處理進一步增強了這些表達水平。此外,基于熒光素酶的報告基因測定顯示 RLuc-LC3wt/RLuc-LC3G120A 的比率大大降低。數(shù)據(jù)表明,黃芩素不僅誘導自噬體形成,還誘導自噬通量。使用短干擾 RNA 和藥理學抑制劑的實驗表明,Beclin 1、Vps34、Atg5、Atg7 和 UNC-51 (秀麗隱桿線蟲)樣激酶 1 (ULK1) 在介導黃芩素誘導的自噬中起關鍵作用。此外,黃芩素激活了 AMP 活化蛋白激酶 (AMPK)α,通過 Ser555 位點的磷酸化導致 ULK1 激活,而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標 (mTOR) 和 Raptor(ULK1 和自噬的上游抑制劑)的蛋白質(zhì)和 mRNA 水平被黃芩素顯著下調(diào)。結(jié)論:我們的數(shù)據(jù)表明,黃芩素的抗癌作用主要是由于激活 AMPK/ULK1 通路和抑制 mTOR/Raptor 復合物 1 表達導致自噬細胞死亡。這些結(jié)果為自噬誘導劑(如 Baicalein)的抗癌功能提供了新的機制見解,其可能用作癌癥治療的潛在療法。
生物活性黃酮類黃芩素已被證明在人類癌細胞中具有體外生長抑制活性,盡管其作用機制知之甚少。方法和結(jié)果: 與其他黃酮類化合物 (黃芩苷、兒茶素、染料木黃酮、槲皮素和蘆?。?相比,黃芩素 (40-80 mumol/L 24 h) 更有效地誘導膀胱癌細胞的細胞毒性。黃芩素誘導細胞增殖抑制和凋亡。細胞周期蛋白 B1 和磷酸化 CDC2 (Thr(161)) 水平降低,而黃芩素升高 G(2)-M 期。CDC2 激酶或 CDC25 磷酸酶抑制劑的治療可增強黃芩素誘導的細胞毒性。多種人膀胱癌細胞系表達存活素蛋白,這些蛋白位于有絲分裂期并調(diào)節(jié)有絲分裂進程。黃芩素顯著降低存活素蛋白表達。轉(zhuǎn)染存活素小干擾 RNA 降低了存活素蛋白的水平并增加了黃芩素介導的細胞死亡。survivin 的過表達增強了細胞增殖并抵抗黃芩素誘導的細胞毒性。有趣的是,黃芩素誘導 p38 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 和 AKT 的磷酸化。SB203580 是一種特異性的 p38 MAPK 抑制劑,可減弱增殖抑制并恢復黃芩素暴露細胞中磷酸化 CDC2 (Thr(161)) 和存活素的蛋白水平;相反,阻斷 AKT 激活增強了細胞毒性并減少了磷酸化 CDC2 (Thr(161)) 和存活素蛋白。結(jié)論: 總體而言,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 p38 MAPK 和 AKT 的相反作用調(diào)節(jié) CDC2 激酶和存活素,黃芩素抑制 CDC2-存活素通路導致癌細胞凋亡和增殖遲緩。
方法和結(jié)果:五種提取物 (正己烷、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 Scutellaria rivularis Benth。評價了它們對角叉菜膠誘導的大鼠爪水腫的抗炎活性,并與吲哚美辛進行了比較。結(jié)果表明,氯仿提取物在所有提取物中被證明是最有效的。因此,使用相同的模型進一步測試了氯仿提取物的三種主要成分(黃芩苷、黃芩素和漢黃芩素)的抗炎活性。結(jié)論:發(fā)現(xiàn)黃芩苷對角叉菜膠誘導的大鼠爪水腫表現(xiàn)出最大的抑制活性。
CAS號為491-67-8的物質(zhì)是黃芩素,以下是對其的詳細介紹:
中文名稱:黃芩素
英文名稱:Baicalein
常用名:BAICALEIN黃芩素;黃芩素(5,6,7-三羥基黃酮、黃芩甙元、黃芩苷元、黃芩黃素、三羥黃酮、黃岑素、黃芪素)
分子式:C15H10O5
分子量:270.24(或270.237)
密度:約為1.5±0.1 g/cm3(也有數(shù)據(jù)為1.548 g/cm3或1.3280(粗略估計))
沸點:575.9±50.0 ℃ at 760 mmHg(也有數(shù)據(jù)為373.35°C(粗略估計))
熔點:256-271 ℃
閃點:225.3±23.6 ℃
外觀性狀:黃色結(jié)晶固體
蒸汽壓:0.0±1.7 mmHg at 25℃(也有數(shù)據(jù)為8.55E-18 mmHg at 25°C)
折射率:1.732(也有數(shù)據(jù)為1.5000(估計))
溶解性:溶于乙醇、甲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和熱冰醋酸,微溶于氯仿和硝基苯,幾乎不溶于水。
黃芩素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用途:
制藥:黃芩素可用作制藥原料,具有多種藥理活性,如抗炎、抗氧化、抗腫瘤等。
化工:可用作照相顯影劑、醫(yī)藥中間體、分析試劑、色譜分析試劑、吸附指示劑及絡合指示劑等。
食品:可用于調(diào)味、肉汁、湯類等食品香精中,也可用作食品著色劑。
保健品與化妝品:可用于保健品和化妝品中,具有美白、抗氧化等功效。
黃芩素應在2-8°C下密封保存,并放置在通風、干燥的環(huán)境中,避免與氧化物接觸。
綜上所述,CAS號為491-67-8的黃芩素是一種具有多種用途的黃酮類化合物,在制藥、化工、食品、保健品和化妝品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在使用時,需要注意其儲存條件和安全信息,確保正確、安全地使用。
湖北萃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商家時請?zhí)峒癱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順利完成!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