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集中于染色體上。1924年孚爾根首先用席夫試劑(Schiff)作試驗,鑒定了染色體上DNA的存在,故稱為孚爾根染色法。孚爾根染色法的反應原理主要與席夫試劑的化學性質有關,此試劑的基本成分是堿性品紅,偏亞硫酸氫鈉(NaHSO3)和鹽酸。
孚爾根染色原理
堿性品紅原為桃紅色,當與亞硫酸作用時還原,使醌型變?yōu)楸叫?,由桃紅色變?yōu)闊o色透明的N-亞磺酸亞硫酸副品紅堿,當它與醛基作用時,其分子式又恢復為醌型結構,呈現紫紅色,利用1N HCl 、60℃下水解時,可將DNA分子中嘌呤堿基與去氧核糖之間的糖苷鍵打斷,使嘌呤脫下,并使去氧核糖C-1位置釋放醛基與席夫試劑反應顯紫紅色。細胞中只有DNA才具有這種專一的孚爾根反應,因此利用孚爾根反應,可以鑒定DNA的存在。并廣泛應用于核及染色體的研究中。
席夫試劑配制
稱1g堿性品紅于200ml煮沸的重蒸餾水中,5分鐘后斷電使其冷卻至55~50℃,過濾到一個棕色的試劑瓶中,加入1N HCl 20ml,繼續(xù)冷卻至25℃,加入1g偏亞硫酸氫鈉,搖動瓶子使其溶解。密閉瓶口,置黑暗低溫處或冰箱內(4℃左右),18~24小時后檢查,試劑如透明無色或呈淺黃色時即可使用,這就是Schiff試劑溶液。如有不同程度的紅色未褪,可加入1g活性炭,強烈震蕩一分鐘,仍在低溫下靜置過夜,然后用濾紙過濾后使用。密封瓶口,包以黑紙,在5℃以下冰箱內可以保存半年。
其它應用
除去染色DNA,堿性品紅在生物學制片中用途很廣,可用來染色膠原纖維、彈性纖維、嗜復紅性顆粒和中樞神經組織的核質。在生物學制片中用來染維管束植物的木質化壁,又作為原球藻、輪藻的整體染色。在細菌學制片中,長用來鑒別結核桿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