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酸鈉是一種白色或灰白色結晶粉末,易溶于水,微溶于液氯及乙醇、乙醚和苯等有機溶劑。干燥狀態(tài)下穩(wěn)定,但在熱水中易水解,生成碳酸銨、碳酸鈉及尿素。加熱至500°C以上亦會分解。在鎳和鐵催化下,在真空中于700°C分解為碳酸鈉、氰化鈉、二氧化碳和氮氣。遇酸產(chǎn)生異氰酸。
氰酸鈉浸金方法
一種氰酸鈉浸金方法,其特征在于,浸金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首先采用球磨機對金精礦進行磨礦處理,使精金礦物料中細度為-400目占85-95%;
然后進行調漿,使礦漿液固質量比為2:1-5:1,依次加入助浸劑Cao 4-8kg/t、助浸劑Na2CO3 1-3kg/t,調節(jié)體系pH值在9-12之間,最后加入浸金劑氰酸鈉,用量為金精礦重量的0.5-8‰,在20-30℃下浸出4-18小時。
用途
氰酸鈉可用作有機合成原料。
毒性
氰酸的結構是氰根上中引入一個氧原子,因此氰酸鈉對人畜的毒性很小。
目前利用低毒的氰酸鈉來替代高毒的氰化鈉等試劑鮮有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