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提取物
中文名稱 | 香菇提取物 |
---|---|
中文同義詞 | 冬菇提取物;香菇提取物 |
英文名稱 | shiitake mushroom extract |
英文同義詞 | Shitake mushroom P.E.;Shiitake Mushroom Extract;Shiitake extract;Shitske Mushroom Extract;Lentinus edodes (Berk.)sing |
CAS號 | |
分子式 | |
分子量 | 0 |
EINECS號 | |
植物來源 | 香菇 |
相關類別 | 中草藥成分;植提;植物提取物;比列產(chǎn)品;比例提取物;標準提取物;Natural Plant Extract;Herb extract;提取物 |
Mol文件 | Mol File |
結構式 |
香菇提取物 性質
香菇是一種人們熟知的藥食同源真菌,在我國其作為烹飪佳肴和傳統(tǒng)藥物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香菇提取物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氨基酸、甾體等多種成分,且低脂肪,并具有抗腫瘤、抗氧化、抗菌、保肝等多種生物活性。
以下信息由Chemicalbook的黃珺編輯整理。香菇,別名香蕈、椎耳、香信、厚菇、花菇。屬擔子菌綱(Basidai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te)、香菇屬(Lentinus),拉丁學名Lentinus edodes(Berk.)Pegler.

圖1為香菇鮮樣及干樣。子實體單生、叢生或群生。菌蓋圓形,通常5~10厘米,有時達20厘米,表面茶褐色、暗褐色,被有深色的鱗片。幼時邊緣內(nèi)卷,有白色或黃白色的絨毛,隨著生長而消失。菌蓋下面有菌幕,后破裂,形成不完整的菌環(huán)。老熟后蓋緣反卷,開裂。菌褶彎生、白色,菌柄中生或偏生,(3~6)厘米×(1.0~1.5)厘米,內(nèi)實,菌環(huán)以上部分白色,菌環(huán)以下部分褐色。孢子印白色,擔孢子在顯微鏡下無色,橢圓形,(5~7)微米×(3.4~4.0)微米,雙核菌絲有鎖狀連合。生長于野生闊葉樹倒木上或人工培育。主產(chǎn)于遼寧省大部分地區(qū)。菌蓋扁半球形或平展,半肉質,直徑4.0~12.5厘米。表面褐色或紫褐色,有淡褐色或褐色鱗片,具不規(guī)則裂紋。菌肉類白色或淡棕色。菌褶類白色或淺棕色。菌柄中生或偏生,近圓柱形或稍扁,彎生或直生,常有鱗片,上部白色,下部白至褐色,內(nèi)實。柄基部較膨大。氣微香,味淡。干香菇食部占72%,每100g干品含粗蛋白質18.64g,粗脂肪4.8g,糖類61.4g,粗纖維9.6g,熱量1548.08kJ,灰分5.5g。主要成分如下:
1.多糖類和蛋白質類
香菇多糖是從其子實體中提取分離純化得到的均一組分的多糖,是其最主要的成分,具有抗腫瘤活性。分子式為(C6H10O5)n,分子量從16000到上百萬不等。香菇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白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100:63:2),其分子量主要是從20kDa到40kDa。其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主要有18種(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包括7中必需氨基酸。
2.甾體類
甾體類化合物是香菇的脂溶性成分中一個主要的化學組分,100g新樣中含總甾體103.8mg。已從中分離得到的化合物有常見的麥角甾醇和過氧麥角甾醇。
3.多酚類
比色法測得香菇中總多酚類物質含量約4mg/g(干重)。
4.脂肪酸類
脂肪酸類化合物在香菇中約占2%,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約占77%,主要包括油酸(8.3%)、亞油酸(68.8%)、亞麻油酸(0.6%),飽和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櫚酸(19.2%)、硬脂酸(2.7%)、花生酸(0.4%)。
5.核苷酸類化合物
核酸類化合物包括中cAMP(環(huán)磷酸腺苷)、cGMP(環(huán)磷酸鳥苷)、cCMP(環(huán)磷酸胞苷)。特有的嘌呤類化合物香菇嘌呤,也稱香菇素。
6.維生素和礦物質類化合物
包括鈣、磷、鐵、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
7.香性物質
香菇的呈味物質,是一群水溶性物質,其中腺嘌呤是主要者之一;其香氣,新鮮者以松茸醇為主(占90%),此外尚含正戊基酮4%~6%;干燥香蕈,香氣則以酮為主。香味物質是鮮香菇在緩慢烘烤過程中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產(chǎn)生的,故干菇香味的濃淡隨干制方法而異。1.抗病毒作用
香菇提取物抗病毒療效好、幾乎沒有毒副作用、是值得臨床推廣的天然藥物。硫酸化香菇多糖可抑制艾滋病毒和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Ⅰ型。抗病毒作用機制可能在于其提高感染細胞的免疫力,增加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抑制細胞病變,促進細胞修復等功能。香菇菌絲的提取物(LEM)可抑制艾滋病毒。
2.抗細菌作用
香菇提取物對枯草芽抱桿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釀酒酵母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抑菌效果隨提取物濃度的增大而顯著提高。
3.抗腫瘤作用
當前許多研究者將香菇提取物廣泛應用在抗腫瘤的輔助化療。香菇多糖雙鏈核糖核酸有抗細胞增殖和抗癌作用。通常將其作為一種輔助療法,與手術、化療、放療等常規(guī)療法聯(lián)合應用。
4.免疫調節(jié)作用
香菇提取物作為一種免疫調節(jié)劑,它的作用類似于宿主免疫增強劑,能夠刺激免疫細胞的成熟、分化和增殖,改善宿主個體平衡,達到恢復或提高宿主細胞對淋巴因子、激素及其它生物活性因子的反應性作用。
5.抗氧化作用
香菇的水提取物對過氧化氫有清除作用,其CI50為802.25微升,對黃嘌呤-黃嘌呤氧化酶體系產(chǎn)生的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6.保肝作用
香菇多糖有抗慢性肝炎的作用。香菇嘌呤已經(jīng)被認定為保肝的有效化合物,許多實驗證實其保肝機制是降低肝臟中脂蛋白的分泌。
7.其他:
抗血小板聚集、降膽固醇、降血壓、抗突變作用等。中醫(yī)認為香菇性甘,平。歸肝、胃經(jīng)。扶正補虛,健脾開胃,祛風透疹,化痰理氣,解毒,抗癌。主治正氣衰弱,神倦乏力,納呆,消化不良,貧血,佝僂病,高血壓,高血脂癥,盜汗,小便不利,水腫,麻疹透發(fā)不暢,蕁麻疹,糖尿病,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神經(jīng)炎,消化不良,痘瘡等。宜忌:《隨息居飲食譜》:“疹痘后、產(chǎn)后、病后忌之?!?div id="ykaok2ay" class="gsbt">香菇活性物質提取方式
劉純芳等用Soxhelt提取器,無水乙醚為溶劑提取了香菇等三種野生真菌子實體中的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呈萜類和黃酮類物質的陽性反應,且以萜類成分為主。Cheung等對比了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不同溶劑提取香菇中的成分,進行了提取物抗氧化性和總多酚含量的比較。Yoom等用丙酮、甲醇、水不同溶劑提取香菇中的化合物,對抗氧化性和酪氨酸酶抑制性做了比較。程俊文等用纖維素酶、果膠酶和木瓜蛋白酶分步酶解,優(yōu)化了一種提取香菇多糖的條件。張書香等和楊銘鐸等用同時蒸餾萃取方法提取了香菇中的揮發(fā)性物質。Wu等用固相微萃取的方法提取了香菇中的揮發(fā)性成分。香菇的相關食品、飲料、調味品、保健品及藥品等都得到了廣泛開發(fā)應用。飲料有香菇醋、香菇復合飲料、香菇酒,調味品有香菇精、煙用香料,香菇保健品有口服液,藥品有香菇提取物口服液、香菇菌多糖片、香菇多糖口腔膜劑、香菇多糖注射液、香菇多糖凍干粉針劑、香菇多糖膠囊、香菇多糖脂質體。以下信息由Chemicalbook的黃珺編輯整理。香菇,別名香蕈、椎耳、香信、厚菇、花菇。屬擔子菌綱(Basidaiomycetes)、傘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matacete)、香菇屬(Lentinus),拉丁學名Lentinus edodes(Berk.)Pegler.

圖1為香菇鮮樣及干樣。子實體單生、叢生或群生。菌蓋圓形,通常5~10厘米,有時達20厘米,表面茶褐色、暗褐色,被有深色的鱗片。幼時邊緣內(nèi)卷,有白色或黃白色的絨毛,隨著生長而消失。菌蓋下面有菌幕,后破裂,形成不完整的菌環(huán)。老熟后蓋緣反卷,開裂。菌褶彎生、白色,菌柄中生或偏生,(3~6)厘米×(1.0~1.5)厘米,內(nèi)實,菌環(huán)以上部分白色,菌環(huán)以下部分褐色。孢子印白色,擔孢子在顯微鏡下無色,橢圓形,(5~7)微米×(3.4~4.0)微米,雙核菌絲有鎖狀連合。生長于野生闊葉樹倒木上或人工培育。主產(chǎn)于遼寧省大部分地區(qū)。菌蓋扁半球形或平展,半肉質,直徑4.0~12.5厘米。表面褐色或紫褐色,有淡褐色或褐色鱗片,具不規(guī)則裂紋。菌肉類白色或淡棕色。菌褶類白色或淺棕色。菌柄中生或偏生,近圓柱形或稍扁,彎生或直生,常有鱗片,上部白色,下部白至褐色,內(nèi)實。柄基部較膨大。氣微香,味淡。干香菇食部占72%,每100g干品含粗蛋白質18.64g,粗脂肪4.8g,糖類61.4g,粗纖維9.6g,熱量1548.08kJ,灰分5.5g。主要成分如下:
1.多糖類和蛋白質類
香菇多糖是從其子實體中提取分離純化得到的均一組分的多糖,是其最主要的成分,具有抗腫瘤活性。分子式為(C6H10O5)n,分子量從16000到上百萬不等。香菇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白蛋白、谷蛋白、醇溶蛋白(100:63:2),其分子量主要是從20kDa到40kDa。其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主要有18種(含量最高的是谷氨酸),包括7中必需氨基酸。
2.甾體類
甾體類化合物是香菇的脂溶性成分中一個主要的化學組分,100g新樣中含總甾體103.8mg。已從中分離得到的化合物有常見的麥角甾醇和過氧麥角甾醇。
3.多酚類
比色法測得香菇中總多酚類物質含量約4mg/g(干重)。
4.脂肪酸類
脂肪酸類化合物在香菇中約占2%,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約占77%,主要包括油酸(8.3%)、亞油酸(68.8%)、亞麻油酸(0.6%),飽和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櫚酸(19.2%)、硬脂酸(2.7%)、花生酸(0.4%)。
5.核苷酸類化合物
核酸類化合物包括中cAMP(環(huán)磷酸腺苷)、cGMP(環(huán)磷酸鳥苷)、cCMP(環(huán)磷酸胞苷)。特有的嘌呤類化合物香菇嘌呤,也稱香菇素。
6.維生素和礦物質類化合物
包括鈣、磷、鐵、維生素B1、B2、尼克酸等。
7.香性物質
香菇的呈味物質,是一群水溶性物質,其中腺嘌呤是主要者之一;其香氣,新鮮者以松茸醇為主(占90%),此外尚含正戊基酮4%~6%;干燥香蕈,香氣則以酮為主。香味物質是鮮香菇在緩慢烘烤過程中一系列酶的作用下產(chǎn)生的,故干菇香味的濃淡隨干制方法而異。1.抗病毒作用
香菇提取物抗病毒療效好、幾乎沒有毒副作用、是值得臨床推廣的天然藥物。硫酸化香菇多糖可抑制艾滋病毒和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Ⅰ型。抗病毒作用機制可能在于其提高感染細胞的免疫力,增加細胞膜的穩(wěn)定性抑制細胞病變,促進細胞修復等功能。香菇菌絲的提取物(LEM)可抑制艾滋病毒。
2.抗細菌作用
香菇提取物對枯草芽抱桿菌、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釀酒酵母均有一定抑制作用,抑菌效果隨提取物濃度的增大而顯著提高。
3.抗腫瘤作用
當前許多研究者將香菇提取物廣泛應用在抗腫瘤的輔助化療。香菇多糖雙鏈核糖核酸有抗細胞增殖和抗癌作用。通常將其作為一種輔助療法,與手術、化療、放療等常規(guī)療法聯(lián)合應用。
4.免疫調節(jié)作用
香菇提取物作為一種免疫調節(jié)劑,它的作用類似于宿主免疫增強劑,能夠刺激免疫細胞的成熟、分化和增殖,改善宿主個體平衡,達到恢復或提高宿主細胞對淋巴因子、激素及其它生物活性因子的反應性作用。
5.抗氧化作用
香菇的水提取物對過氧化氫有清除作用,其CI50為802.25微升,對黃嘌呤-黃嘌呤氧化酶體系產(chǎn)生的O2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6.保肝作用
香菇多糖有抗慢性肝炎的作用。香菇嘌呤已經(jīng)被認定為保肝的有效化合物,許多實驗證實其保肝機制是降低肝臟中脂蛋白的分泌。
7.其他:
抗血小板聚集、降膽固醇、降血壓、抗突變作用等。中醫(yī)認為香菇性甘,平。歸肝、胃經(jīng)。扶正補虛,健脾開胃,祛風透疹,化痰理氣,解毒,抗癌。主治正氣衰弱,神倦乏力,納呆,消化不良,貧血,佝僂病,高血壓,高血脂癥,盜汗,小便不利,水腫,麻疹透發(fā)不暢,蕁麻疹,糖尿病,肺結核,傳染性肝炎,神經(jīng)炎,消化不良,痘瘡等。宜忌:《隨息居飲食譜》:“疹痘后、產(chǎn)后、病后忌之?!?div id="ykaok2ay" class="gsbt">香菇活性物質提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