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BOC-L-4-氯苯丙氨酸又名N-叔丁氧羰基-L-4-氯苯丙氨酸,分子式與分子量分別為C14H18ClNO4,299.75。常溫常壓下,BOC-L-4-氯苯丙氨酸的性狀為白色晶體狀粉末,可溶于氯仿、二氯甲烷、二甲亞砜等有機溶劑。
應用與研究
BOC-L-4-氯苯丙氨酸的應用與研究見于文獻報道的并不多,故就其性質(zhì)展開探究的話,可從相似結(jié)構(gòu)化合物出發(fā)。例如,有機合成領(lǐng)域,4-硼酸基-L-苯丙氨酸的制備便是以BOC-L-4-碘苯丙氨酸為原料實現(xiàn)的。具體地,在惰性氣體氣氛下,依次向BOC-L-4-碘苯丙氨酸的有機溶劑溶液中滴加異丙基氯化鎂氯化鋰溶液,硼酸烷酯類化合物進行第一反應,反應液進行第一后處理得到BOC-4-硼酸基-L-苯丙氨酸。將所述BOC-4-硼酸基-L-苯丙氨酸與丙酮,水和濃鹽酸混合,攪拌進行第二反應,反應液進行第二后處理得到4-硼酸基-L-苯丙氨酸。上述制備方法反應條件溫和,不需極低溫和催化氫化脫飽和等工藝,收率高,副產(chǎn)物少,后續(xù)純化工藝簡單,成本低[1]。
配位化學研究中,有關(guān)文獻報道了一種鈀(II)配位化合物。其是以四氯合鈀酸鉀與有機配體BOC-L-苯丙氨酸按照摩爾質(zhì)量比反應得到的,制備步驟為:將四氯合鈀酸鉀與有機配體BOC-L-苯丙氨酸混合并加入去離子水,隨后把上述混合溶液轉(zhuǎn)移到帶有聚四氟乙烯內(nèi)膽的水熱反應釜,然后逐步降溫降至室溫,制得含鈀黃色長條狀晶體。本發(fā)明操作簡單,實驗過程無污染排出物,綠色,環(huán)保,且化合物在自然條件下能穩(wěn)定存在,通過測量手段對其進行表征,并測試其與DNA作用強度。結(jié)果表明其組成和分子結(jié)構(gòu)明確,鈀(II)與配體形成平行四邊形結(jié)構(gòu),且與DNA作用較強,具有生物活性[2]。從結(jié)構(gòu)的角度分析,BOC-L-4-氯苯丙氨酸較BOC-L-苯丙氨酸多一個氯原子,某種程度比其多一個潛在配位點。以其螯合不同金屬制備得到不同的化合物,或許存在生物活性,或許存在催化活性,亦或是磁性。不管其表現(xiàn)出何種性質(zhì),都是一個不錯的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王可,杜軍,蔡紹暉,等.4-硼酸基-L-苯丙氨酸的制備方法:CN202211624442.4[P].CN115925732A.
[2]孫亞光,李金石,孫迪,等.一種鈀(II)配位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