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乙酰丙酮銅,又名乙酰丙酮酸銅(II),分子式是C10H14CuO4,分子量為261.76,CAS登記號為13395-16-9,藍(lán)色針狀晶體或粉末,難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苯、氯仿、四氯化碳。其在醫(yī)藥、化工領(lǐng)域有較多用途,常用于合成噁唑、異噁唑類化合物,經(jīng)典的合成方法為草酸二乙酯、丙酮、乙醇鈉反應(yīng),再通過蒸餾得到產(chǎn)品[1]。
合成
圖1 乙酰丙酮酸銅的合成路線[2]。
方法一:將乙酰丙酮銅(II)、銅(acac)2或銅(C5H7O2)2乙酸銅(III)一水合物(10 g,50.09 mmol)溶解在500 mL燒杯中的300 mL水中,加熱至60°C。在持續(xù)攪拌下向冷卻的溶液中緩慢加入20%KOH水溶液以沉淀金屬作為其水合氧化物。繼續(xù)加入堿,直到溶液的pH升至約8。通過傾析用水反復(fù)洗滌,最終通過Whatman No 42濾紙過濾,然后再次用冷水洗滌兩次,將金屬氫氧化物洗滌無堿。然后將沉淀定量轉(zhuǎn)移到100mL燒杯中。將蒸餾乙酰丙酮(11.06mL,110mmol)加入到沉淀物中,并用玻璃棒充分混合。一種放熱反應(yīng),導(dǎo)致銅(acac)2的藍(lán)色閃亮晶體的形成。使其在室溫下靜置30分鐘,然后置于冰水浴中15分鐘。通過Whatman 42號濾紙過濾化合物,并用熔融CaCl2真空干燥得到標(biāo)題化合物乙酰丙酮酸銅。產(chǎn)率:12.49克(95.25%)。合成路線如圖1所示。
方法二:脫脂銅板(2.0g)置于3,5-二叔丁基-6-三氰基乙烯基苯并喹啉-1,2(0.01mol,2.77g)和乙酰丙酮(0.02mol,2.0g)在20ml四氫呋喃(THF)中的溶液中。將反應(yīng)混合物回流煮沸3小時。過濾出乙酰丙酮酸銅(II)的沉淀淺藍(lán)色晶體,用THF洗滌并干燥。得到乙酰丙酮酸銅,0.6 g。產(chǎn)量2.40 g,92.0%。熔點(diǎn)245°C。合成路線如圖1所示。
參考文獻(xiàn)
[1] 邱方利. 乙酰丙酮酸銅的合成[J].化工科技,2008(03):20-21+31.DOI:10.16664/j.cnki.issn1008-0511.2008.03.007.
[2] Cheng, Ben; et al. Revealing the Ligand Effect on Copper(I) Disproportionation via Operando IR Spectra. Organometallics (2015), 34(1), 206-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