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腦油(英語:Naphtha),俗稱輕油、白電油或去漬油,是一種原油精煉的烴類液體的中間物。它由不同的碳氫化合物混合組成,它的主要成分是含5到11個碳原子的鏈烷、環(huán)烷或芳烴。通常都是脫硫然后催化重整,進而重新排列或重新結構石腦油中的烴分子以及斷裂成較小的分子用來產生高辛烷值汽油組分(或汽油)。全球有數百個不同的石油原油資源,每個原油都有其獨特的成分或含量測定。也有數百個全球石油精煉廠的設計許多用來處理特定的原油或原油。這意味著,這幾乎是不可能提供一個明確的石腦油,因為每個煉油廠生產自己的石腦油是獨特的最初和最后的沸點和其他物理和成分特點。換句話說,石腦油是一個通用的術語,而不是一個特定的術語。
此外石腦油也可以從煤焦油,焦油砂,頁巖礦床提煉出來,例如在加拿大,木材和煤的氣化或生物質氣化的干餾中產生合成氣然后由費托合成(Fischer-Tropsch)過程將合成氣轉化為液體的烴類產品。
性狀
石腦油在常溫、常壓下為無色透明或微黃色液體,有特殊氣味,不溶于水,溶于多數有機溶劑。密度在650-750 kg/m3。硫含量不大于0.08%,烷烴含量不超過60%,芳烴含量不超過12%,烯烴含量不大于1.0%。
化學性質
石腦油一般含烷烴55.4%、單環(huán)烷烴30.3%、雙環(huán)烷烴2.4%、烷基苯11.7%、苯0.1%、茚滿和萘滿0.1%。平均分子量為114,密度為0.76g/cm3,爆炸極限1.2%~6.0%。
主要成分: 主要為烷烴的C5~C7成分。
有害成分: CAS No.
丁烷 106-97-8
戊烷 109-66-0
己烷 110-54-3
物理性質
沸點(℃): 20~160
相對密度(水=1): 0.78~0.97
閃點(℃): -2
引燃溫度(℃): 350
爆炸上限%(V/V): 8.7
爆炸下限%(V/V): 1.1
石油煉廠石腦油的主要來源
石腦油是一種輕質油品,由原油蒸餾或石油二次加工切取相應餾分而得。其沸點范圍依需要而定,通常為較寬的餾程,如30-220℃。個裝置是石油煉油廠的原油蒸餾裝置。頂端的裝置餾出為純的直餾石腦油而且是在大多數石油煉廠石腦油的來源。石腦油是非常多的不同的烴類化合物的混合物。它的初餾點(IFP)為約35℃,終沸點(FBP)約200℃,并且它包含鏈烷烴,環(huán)烷烴(環(huán)鏈烷烴)和芳族烴,包括那些含有4個碳原子和那些含有約10或11個碳原子。
餾石腦油提煉有2個步驟:
直餾輕石腦油大多數為少于6個碳原子的碳氫化合物,而IBP為30℃ FBP為145℃。
直餾重石腦油大多數為超過6個碳原子的碳氫化合物,而IBP為140℃ FBP 為205℃。
國外常用的輕質直餾石腦油沸程為0-100℃,重質直餾石腦油沸程為100-200℃。
用途
石腦油主要用作化肥、乙烯生產和催化重整原料,也可以用于生產溶劑油或作為汽油產品的調和組分。某些石油煉廠還生產少量的特種石腦油用作溶劑,清洗液,油漆和清漆稀釋劑,瀝青稀釋劑,橡膠工業(yè)溶劑,干洗,打火機,便攜式野營爐和燈籠燃料的。這些都是石腦油進行各種純化過程可以制造的。另外,香港的煤氣是以石腦油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