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1][2]
丙谷胺是最早發(fā)現(xiàn)的促胃液素拮抗劑,它和benzotript都是glutaramicacid的衍生物。丙谷胺,也是一種消旋化合物,其名稱為(±)-5-二丙基氨基-4-苯甲酰氨基-5-氧代-戊酸,英文名為proglumide,收錄在中國藥典2000年版二部96頁,為胃泌素受體的拮抗劑,化學結構與胃泌素(G-17)及膽囊收縮素(CCK)二種腸激肽的終末端化學結構相似。其功能基團酰胺基特異性與胃泌素競爭壁細胞上胃泌素受體,因而能明顯抑制胃泌素引起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對組胺和迷走神經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作用不明顯。
能增加胃粘膜氨基己糖的含量,促進糖蛋白合成,對胃粘膜有保護和促進愈合作用,能改善消化性潰瘍的 癥狀和促使?jié)冇?。治療消化性潰瘍和胃炎不發(fā)生胃酸分泌的反跳現(xiàn)象,治療終止后仍可使胃酸分泌處于正常水平達半年之久。此外,丙谷胺還具有利膽作用,途徑有三:①通過刺激膽汁酸非依賴性膽汁分泌,有利于排石和沖洗、疏通膽道;②改變膽汁中成石因素,使重碳酸鹽濃度和排量明顯增加, 而游離膽紅素、膽固醇以及鈣離子的濃度降低;③通過拮抗CCK,抑制內生性CCK的促膽囊收縮作用而使膽囊容量擴充,使膽囊內膽汁成分稀釋,從而可預防成石。丙谷胺常用于胃和十 二指腸潰瘍,慢性淺表性胃炎,十二指腸球炎。
目前,已報道的丙谷胺產品大多為消旋丙谷胺。消旋丙谷胺的每日給藥劑量偏大,且其手性異構體混合給藥也會加重肌體代謝負擔。文獻報道過采用酶拆分制備光學純丙谷胺。盡管酶拆分具有很多優(yōu)點,但該報道中酶拆分的轉化效率較低,光學純度也不夠高,工業(yè)化實現(xiàn)仍然存在較多瓶頸因素。文獻也報道了光學純丙谷胺的全合成報道,但采用了多個保護與脫保護的步驟,技術路線比較繁瑣。為了克服上述缺陷,解決本領域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亟需開發(fā)手性丙谷胺以及制備手性丙谷胺的簡便方法。
【適應癥】[3]
用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胃炎(如慢性淺表性胃炎)及十二指腸球炎。
【規(guī)格】[3]
膠囊劑:200mg。片劑:200mg。
【用法用量】[3]
1. 成人:口服給藥,一次400mg,一日3~4次,餐前15分鐘服用,連用30~60日,亦可根據胃鏡或X線檢查結果調整用藥時間。
2. 兒童:口服給藥,一次10~15mg/kg,一日3次,餐前15分鐘服用,療程視病情而定。
【藥理作用】[3]
本品為膽囊收縮素受體和胃泌素受體拮抗藥,其分子結構與胃泌素(G-17)及膽囊收縮素(CCK)兩種腸激肽的終末端分子結構相似,故功能基團酰胺基能特異性與G-17競爭壁細胞上G-17受體,明顯抑制G-17引起的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黏膜氨基己糖的含量,促進糖蛋白合成,保護胃黏膜,從而改善消化性潰瘍的癥狀和促進潰瘍的愈合。本品對因組胺和迷走神經刺激引起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不明顯,治療消化性潰瘍和胃炎不發(fā)生胃酸分泌的反跳現(xiàn)象,終止治療后仍可使胃酸分泌處于正常水平達半年。因本品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較H2受體拮抗藥弱,臨床已不再單獨用于治療潰瘍病,但近來其利膽作用較受重視。
【不良反應】[3]
偶有失眠、瘙癢、口干、便秘、腹脹、下肢酸脹等,亦有短暫性白細胞減少和輕度氨基轉移酶升高的報道。
【禁忌】
1. 對本品過敏者禁用。
2. 膽囊管及膽道完全梗阻的患者禁用。
【注意事項】[3]
1. 經本品治療后癥狀緩解的患者,并不能排除胃癌的可能,故用藥前應先排除胃癌。
2. 用藥期間應避免煙、酒、刺激性食物和精神創(chuàng)傷。
【藥物相互作用】[3]
1. 與其他抗?jié)兯?如H2受體拮抗藥)合用,可增強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而加速潰瘍的愈合。
2. 與嗎啡合用,可增強嗎啡的止痛作用和延長其作用持續(xù)時間。
3. 本品可拮抗氟哌啶醇的作用使運動障礙加重,故治療亨廷頓舞蹈病時兩者不能合用。
【制備】 [4]
1) N-苯甲酸答氨酸的制備
于1000 mL三口燒瓶中加入谷氯酸鈉50 g,水400 mL及適量NaOH.攪拌溶解,調pH 7~8,于2℃以下同時滴加苯甲酰氯37.2 mL和40% NaOH,控制反應溫度在5℃以下,pH 8加畢.于5℃以下反應1 h,用30% HCI調pH 1.5,冷卻、結晶、過濾、干燥,得N-苯甲酰谷氨酸粗品71.8 g,mp 134~140℃。
2) 丙谷胺的制備
取N-苯甲酰谷氨酸粗品60 g(10.24 mot),醋酐30 g(0.22 mo1).甲苯75 mL,加予500 mL三口瓶中,85℃反應30min,常壓蒸至無液體滴出(甲苯回收套用),加冰水300 mL.二丙胺80mL待溶.在0℃反應l h,加乙酸調pH 4.5,攪拌,結晶,過臆.濾餅不經干燥直接加適量.蒸餾水、碳酸鈉與活性炭于80℃脫色30Min,趁熱過濾,濾液調pH 4.5,冷卻,結晶,過濾,干燥得精品39 g,mp l48~151℃,總收率53.79%
【主要參考資料】
[1] 消化系統(tǒng)病學詞典
[2] 占偉;賴永新.一種手性丙谷胺的制備方法與藥用組合物CN201510612887.4,申請日2015-09-23
[3] 新編臨床藥物學
[4] 李勤耕, 傅渝濱. 丙谷胺的合成工藝改進[J]. 中國藥物化學雜志, 1995, 5(1): 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