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羅沙星覆蓋的抗菌譜較其他第三代喹諾酮類抗生素更寬,對革蘭陰性菌,包括大腸桿菌、肺炎桿菌、變形桿菌屬、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志賀菌屬、陰溝腸桿菌、產(chǎn)氣腸桿菌、枸櫞酸菌屬、黏質(zhì)沙雷氏菌、綠膿桿菌、腦膜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卡他摩拉菌、嗜肺菌團菌、淋球菌等均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對葡萄球菌屬、溶血鏈球菌等革蘭陽性球菌亦具有中等抗菌作用,對支原體、衣原體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作用機制
氟羅沙星抑制細菌DNA的合成:氟羅沙星以細菌的DNA為作用靶, 通過阻礙細菌DNA拓撲異構體酶II發(fā)揮作用, 使細菌DNA 無法形成超螺旋, 進一步造成染色體的不可逆損害, 導致細菌無法分裂增殖。而其他常見的喹諾酮類是阻礙細菌細菌DNA拓撲異構體酶IV。
適應癥
泌尿系統(tǒng)感染:單純性尿路感染、復雜性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急性腎盂腎炎、附睪炎、淋球菌尿道炎、衣原體尿道炎等感染
呼吸道感染:咽喉炎、扁桃體炎、急性支氣管炎、肺炎 、肺膿腫、 支氣管炎
婦產(chǎn)科:子宮內(nèi)感染、膿腫、宮頸炎等感染
皮膚軟組織感染:毛囊炎、燒傷創(chuàng)面感染、手術切口感染
臨床有效率
氟羅沙星治療尿路感染、呼吸道感染、淋病等臨床有效率達到95%以上。
喹諾酮類抗生素禁忌癥
1.對喹諾酮類藥物過敏的患者禁用。
2.凡18歲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類藥物。
3.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避免應用本類藥物。
4.肌腱炎或肌腱斷裂人群禁用。
5. 不與含鋁鹽和鎂鹽的制酸劑同時使用(干擾吸收)
6. 不與茶堿、咖啡因和口服抗凝藥等同時應用
7. 不與非甾醇類抗炎劑合用(干擾吸收并且會增加痙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