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1]
頭孢替安(cefotiam)為日本武田公司于1981年首次在日本上市的第二代半合成頭孢菌素,對革蘭陽性菌的作用與頭孢唑林相接近,而對革蘭陰性菌,如嗜血菌、大腸埃希菌、克雷伯菌、奇異變形菌等作用比較優(yōu)良,對腸桿菌、檸檬酸桿菌、吲哚陽性變形菌等也有抗菌作用。臨床上廣泛用于治療敏感菌所致的肺炎、支氣管炎、膽道感染、腹膜炎、尿路感染以及手術和外傷所致的感染和敗血癥等。藥品中有關物質的種類和含量直接決定藥品的安全性,化學藥物雜質研究的技術指導原則中規(guī)定,化學藥物的雜質含量大于0.10%時,就要求對雜質進行定性分析,確定其化學結構,從而確保藥物的安全性。鹽酸頭孢替安溶液在放置過程中,會產生多個雜質。鹽酸頭孢替安內酯(頭孢替安雜質2)是鹽酸頭孢替安溶液放置生成較快的一項雜質,為此探究該雜質在合成過程中如何產生,對進一步控制鹽酸頭孢替安成品中該雜質的大小,保證鹽酸頭孢替安的質量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制備[1]
頭孢替安雜質2制備如下:
步:ATC-HCl的合成
向干燥的反應器中加入二氯甲烷14g,降溫至0℃,取樣檢測水份0.03%向其中加入三氯氧磷5.9g,然后用乙腈2.4g沖壁,保持0℃滴加N,N-二甲基甲酰胺1.9g,滴加完畢后5℃下保溫反應30分鐘。0℃緩慢投入ATA-HCl3.8g,4℃保溫反應24小時。加入預先配制好的二氯甲烷/乙腈10/3g混合冷凍液(5℃)。加畢,0℃保溫反應5小時。抽濾,二氯甲烷/乙腈8/2.3g兩次打漿洗滌,二氯甲烷/乙腈3.8/1.1g洗滌,得濕品ATC-HCl密閉低溫保存?zhèn)溆谩D敢河眉状?.8g處理。
第二步:內酯(頭孢替安雜質2)的合成
向反應器中加入10mL水和16mL乙腈,降溫至-15℃,加入3.0gD-7ACA和3mL三乙胺調節(jié)pH值至7.0,此時D-7ACA全部溶解。分批加入ATC-HCl共3.0g,并補加三乙胺控制pH使溶液無固體析出。保持-15℃反應1小時。反應結束后加入6mL濃鹽酸、50mL二氯甲烷攪拌10分鐘,分液,水相加入50mL丙酮,有固體析出,抽濾,干燥,得白色固體3g經1H-NMR測定確定為頭孢替安雜質2。
主要參考資料
[1] CN201310467174.4 一種鹽酸頭孢替安內酯的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