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88-89-4
基本信息
二聚脂肪酸
十八碳二烯酸二聚體
十八烷不飽和脂肪酸二聚物
C36 Dimer acidC
Dimer Fatty acid
FATTYACIDS,DIMERACIDS
High purity dimer acid
C18-Unsatd.fattyacidsdimers
Fatty acids, diMeracids, C18
Dimerfettsure, C18, ungesttigt
Fatty acids, C18-unsatd., dimers
(Octadecadienoic acid) dipolymer
物理化學性質(zhì)
應用領(lǐng)域
制備方法
常見問題列表
二聚酸,是指以天然油脂的亞油酸為主要組分的直鏈的不飽和脂肪酸或不飽和脂肪酸酯在白土催化作用下,通過Diels-Alder環(huán)加成反應等自身縮聚的二聚體。它是多種異構(gòu)體的混合物,其中主要成分是二聚體、少量的三聚體或多聚體以及微量未反應的單體。
1 ) 氫化( 還原) 反應: 在亞鉻酸銅或鈉的催化作用下,二聚酸高壓加氫可以得到飽和二聚醇。二聚醇為黏性流體,遇水則形成乳狀液,可有效地防止二聚酸氧化。
2) 與堿金屬氫氧化物或兩性氫氧化物反應:與鈉、鉀或鋰的氫氧化物反應生成具有強乳化作用的金屬皂化物;與鋁、鋅或鉛的氫氧化物等反應,則生成不溶于水的金屬鹽。
3 ) 酯化反應: 與一元醇在強酸催化劑作用下生成的酯具有低黏度,可溶于各種溶劑。
4) 與鹵化物反應:與三氯化磷反應生成酰氯,這是一種非常有用的中間體,可用于制備其他二聚酸衍生物。二聚酰氯還可直接用作金屬防腐劑。
5) 與胺反應:與單官能團胺反應,在不同的條件下,可分別生成鹽、酰胺、亞胺、腈等。
6) 與環(huán)氧乙烷反應:與環(huán)氧乙烷反應生成羥乙酯,在一定的條件下可繼續(xù)進行反應,直至生成鏈狀聚氧乙烯酯。這是一種很好的表面活性劑。
7) 聚合反應:二聚酸能與多元胺反應生成聚酰胺;與多元醇反應生成聚酯,聚酯再與異氰酸鹽反應生成聚氨酯。這些反應都已在工業(y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3二聚酸的聚合反應 3.1制備方法 有關(guān)二聚酸的制備工藝,各國曾有大量的專利及研究工作發(fā)表,但是通常實驗室方法介紹比較詳細,中試規(guī)模的報道較少,生產(chǎn)性的工藝報道則更少見。 二聚酸的制取研究,最早始于20年代。1918年 Craven發(fā)表了用蒸汽加熱不飽和脂肪酸皂來制取二聚酸的專利。不久,美國農(nóng)業(yè)部北部地區(qū)研究所成立了二聚酸研究中心,使研究工作得以迅速開展。工業(yè)上比較成熟的方法仍是高溫加壓的催化聚合,常壓聚合仍處在研究階段。
白土催化二聚法是目前工業(yè)上最主要、應用價值最大的生產(chǎn)方法。Johnston的專利首先報道了白土催化二聚方法。Barrett 的專利詳細列出了可供使用的各種類型白土,并特別推薦含二氧化硅75%以上蒙脫土的膨潤土。專利還提到白土的酸性.白土的pH值應在2~7之間,最好為3~5。隨后有許多專利敘述了白土催化工藝的改進,基本出發(fā)點都是為了提高二聚/三聚比率和產(chǎn)品總產(chǎn)率,在反應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堿可提高二聚/三聚比率,可采用的堿為NaOH、Ca(OH)2、Mg(OH)2、Ba(OH)2及天然堿性白土。該專利指出,添加堿時,必須將反應溫度提高10℃才能獲得同等產(chǎn)率。添加堿后,妥爾油脂肪酸二聚化所得二聚物中三聚物含量16%,無堿時則為20.5%。提高二聚/三聚比率的方法還有添加少量氨或胺、1-硫-2-萘酚、芳基磺酰鹵。Natalie等人的專利采用堿金屬氧化物或堿土金屬氧化物改性的白土催化劑,兩步聚合反應合成二聚酸。該方法的最大優(yōu)點是:第一步未聚合的脂肪酸,沒有被催化劑改變性質(zhì),經(jīng)分離剩下的不飽和酸,可以繼續(xù)進行第二次聚合,兩步聚合二聚物的總產(chǎn)率一般能達到65%~75%,二聚物色澤淺,黏度低;二聚/三聚比超過使用其它催化劑所得到的比例(當原料由妥爾油或大豆油脂肪酸組成時,其比例能達到8∶1)。Kathrgn將一定數(shù)量的碳酸鋰、氫氧化鋰或其它鋰鹽與蒙脫土、海泡石等復合在一起作為脂肪酸聚合催化劑,同樣采取兩步聚合方法也獲得了與Natalie專利類似結(jié)果。白土催化聚合的缺點是白土要吸附一定量的產(chǎn)物,丟棄白土不但造成產(chǎn)品損失,而且造成環(huán)境污染。Robert等人開發(fā)的90℃熱水洗滌白土脫除脂肪酸的工藝克服了這個缺點,使回收后的白土可重復利用。歐美國家在20世紀70~90年代有關(guān)白土催化二聚法的專利很多,核心技術(shù)是改進催化工藝,以提高二聚酸/三聚酸的比率和產(chǎn)品總產(chǎn)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