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Glycyrrhizae radix),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的根。(豆科),主要用于緩和中醫(yī)中有毒草藥的特性,可以部分解釋為解毒。然而,其潛在機制仍未完全闡明。核因子紅細胞 2 相關因子 2 (Nrf2) 在防止有毒外源性物質方面起關鍵作用。在我們之前的研究中,我們已經(jīng)確定 Glycyrrhiza uralensis 的提取物誘導了 Nrf2 核蛋白及其下游基因的表達。本研究旨在篩選從 Glycyrrhiza uralensis 中分離的最有效的 Nrf2 誘導劑,并研究其對 Nrf2 信號通路和解毒系統(tǒng)的影響。方法和結果:通過 ARE-熒光素酶報告基因篩選 4 種來源于甘草的化合物 (甘草次酸、甘草苷、異甘草素和甘草素)。選擇最有效的 ARE-熒光素酶誘導劑以進一步檢查其對 HepG2 細胞中 Nrf2 和解毒基因的影響。通過使用 Nrf2 敲除小鼠 (Nrf2 KO) 和 Nrf2 野生型小鼠 (Nrf2 WT) 測試了 Nrf2 依賴性機制的作用。 ARE-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分析顯示,這四種化合物都是有效的 Nrf2 誘導劑,其中異甘油素是最有效的誘導劑。異甘草素在體外和體內顯著上調 Nrf2 及其下游解毒基因 UDP-葡萄糖醛酸轉移酶 1A1 (UGT1A1) 、谷氨酸半胱氨酸連接酶 (GCL)、多藥耐藥蛋白 2 (MRP2) 和膽鹽輸出泵 (BSEP) 的表達。此外,異甘草素顯示 UGT1A1 、 GCLC 和 MRP2 的 Nrf2 依賴性反式激活。結論:從甘草中分離的異甘草素通過 Nrf2 激活刺激解毒系統(tǒng),這可能是甘草的潛在保護機制。
在這項研究中,從甘草(豆科)根中分離的黃酮類化合物,即異甘草素(異甘草甘油的糖苷)和異甘草甘氨酸(異甘草甘油的糖苷)的抗炎作用在脂多糖 (LPS) 處理的 RAW 264.7 巨噬細胞上進行了評價。方法和結果:異甘草素 (ILG) 比異甘草素 (ILT) 更有效地抑制 LPS 誘導的一氧化氮 (NO) 和前列腺素 E(2) (PGE(2)) 的產(chǎn)生。與這些發(fā)現(xiàn)一致,ILG 分別通過蛋白質印跡和 RT-PCR 確定,在蛋白質和 mRNA 水平上以濃度依賴性方式降低 LPS 誘導的一氧化氮合酶 (iNOS) 和環(huán)氧合酶-2 (COX-2) 的表達。此外,ILG 以劑量依賴性方式降低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 和白細胞介素-6 (IL-6) 的釋放以及這些細胞因子的 mRNA 表達水平。此外,ILG 減弱了 LPS 誘導的 DNA 結合活性和核因子-κ B (NF-kappaB) 的轉錄活性,這與抑制性 κ B-α (IkappaB-α) 磷酸化的減少以及隨后阻斷 p65 和 p50 蛋白易位到細胞核有關。此外,ILG 抑制了 IkappaB 激酶 (IKK) 、 ERK1/2 和 p38 的磷酸化,而 JNK1/2 的磷酸化不受影響。結論:這些結果表明,ILG 的抗炎特性是由 iNOS 、 COX-2 、 TNF-α 和 IL-6 下調引起的,這是由于 NF-kappaB 抑制通過抑制 RAW 264.7 細胞中的 IKK 、 ERK1/2 和 p38 磷酸化引起的。
異甘草素 (ILQ) 是一種源自甘草屬的類黃酮化合物,已知可激活 SIRT1?;ㄉ南┧?(AA) 與鐵(一種自氧化催化劑)結合,導致細胞產(chǎn)生過量的反應性物質,并改變線粒體通透性轉變。方法和結果:鑒于氧化應激在細胞死亡和炎癥中的重要性,本研究調查了 ILQ 保護細胞免受 AA+鐵誘導的線粒體損傷的潛力以及這種細胞保護的基礎。ILQ 處理抑制了 AA+鐵誘導的細胞凋亡,與細胞活力相關的蛋白質水平的改變證明了這一點:ILQ 阻止了 Bcl-x(L) 的降低以及聚 (ADP-核糖) 聚合酶和 procaspase-3 的裂解。此外,ILQ 抑制了 AA+鐵引發(fā)線粒體功能障礙的能力。此外,ILQ 處理減弱了線粒體中超氧化物的產(chǎn)生。ILQ 始終阻止了 AA+鐵增加的細胞 H 2 O 2 產(chǎn)生,從而使細胞能夠恢復 GSH 含量。ILQ 處理增強了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GSK3beta) 的抑制性磷酸化,并阻止了 AA+鐵引起的 GSK3β 磷酸化降低,這有助于保護細胞和線粒體。ILQ 的 GSK3β 磷酸化先于 AMP 活化蛋白激酶 (AMPK) 激活,AMPK 也負責線粒體保護,如在使用 AMPK 和化合物 C 的顯性陰性突變體的實驗中其作用逆轉所示。此外,AMPK 激活導致 GSK3β 磷酸化。結論:這些結果表明,ILQ 具有保護細胞免受 AA+鐵誘導的 H2O2 產(chǎn)生和線粒體功能障礙的能力,這是由 AMPK 下游的 GSK3β 磷酸化介導的。
由于許多草藥產(chǎn)品已被用作膳食補充劑或功能性食品,因此對活性化合物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特性的要求正在增加,以確保一致的結果(即效率和安全性)。方法和結果:在本研究中,報道了不同劑量的 Glycyrrhiza glabra 中發(fā)現(xiàn)的 Isoliquiritigenin 及其代謝物 liquiritigenin 在小鼠中不同劑量的藥代動力學,包括組織分布、代謝和蛋白質結合。此外,使用異甘素在吲哚美辛誘導的潰瘍小鼠中的體內胃保護作用研究異甘素在某些器官中的優(yōu)先組織分布與藥理作用之間的相關性。異甘草素的吸收分數(shù)高,但絕對生物利用度低,主要是由于其代謝。盡管生物利用度低,但異甘草素的胃保護作用歸因于它在胃中的高分布。異甘草素通過吲哚美辛防止胃潰瘍的發(fā)生,這與胃粘液分泌增加有關,因為異甘草素預處理可能抵消了吲哚美辛降低的環(huán)氧合酶 2。結論:這可能表明異甘草素的藥代動力學特性有助于預測其作為胃靶器官(如胃)的胃保護劑的療效。
花生四烯酸 (AA) 衍生的類花生酸及其下游途徑已被證明在乳腺癌的生長控制中起關鍵作用。方法和結果:在這里,我們證明異甘草素,一種來自甘草的類黃酮植物雌激素,通過下調 AA 代謝網(wǎng)絡中多種關鍵酶和人乳腺癌中 PI3K/Akt 的失活來誘導生長抑制和細胞凋亡。異甘草素降低了 MCF-7 和 MDA-MB-231 細胞中的細胞活力、5-溴-2'-脫氧尿嘧啶 (BrdU) 摻入和克隆形成能力,并誘導細胞凋亡,細胞質組蛋白相關 DNA 片段化分析、流式細胞術和 Hoechst 染色證明了這一點。此外,它還下調磷酸化 PI3K、磷酸化 PDK (Ser(241))、磷酸化 Akt (Thr(308))、磷酸化壞 (Ser(136)) 和 Bcl-xL 表達的水平,從而激活半胱天冬酶級聯(lián)反應并最終裂解聚(ADP-核糖)聚合酶 (PARP)。相反,添加外源性類花生酸,包括 PGE2、LTB4 和 20-HETE 類似物 (WIT003) 和 caspase 抑制劑,或過表達組成型活性 Akt 可逆轉異甘藍素誘導的細胞凋亡。值得注意的是,異甘草素誘導裸鼠 MDA-MB-231 人乳腺癌異種移植物的生長抑制和凋亡,同時降低瘤內類花生酸和磷酸化 Akt (Thr(308))。結論:總的來說,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異甘草素通過下調 AA 代謝網(wǎng)絡和人乳腺癌中 PI3K/Akt 的失活誘導生長抑制和細胞凋亡。
異甘草素是一種具有查爾酮結構的草藥成分,據(jù)推測能夠抑制最具藥物代謝作用的酶 (DME) 之一 UDP-葡萄糖醛酸轉移酶 (UGT)。方法和結果: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異甘草素對肝臟和腸道中重要 UGT 亞型的抑制作用,包括 UGT1A1 、 1A3 、 1A6 、 1A7 、 1A8 、 1A9 和 1A10。使用重組 UGT 催化的 4-甲基傘形酮 (4-MU) 葡萄糖醛酸化作為探針反應。結果顯示,100 μM 異甘草素對 UGT1A1、UGT1A3、UGT1A6、UGT1A7、UGT1A8、UGT1A9 和 UGT1A10 的活性抑制分別為 95.2%、76.1%、78.9%、87.2%、67.2%、94.8% 和 91.7%。使用 Dixon 圖和 Lineweaver-Burk 圖進行的數(shù)據(jù)擬合顯示,異甘草素對 UGT1A1、UGT1A9 和 UGT1A10 的抑制都與競爭性抑制最匹配,第二個圖使用 Lineweaver-Burk 圖與異甘草素濃度的斜率用于計算抑制動力學參數(shù) (K(i)) 為 0.7μM、0.3μM, UGT1A1、UGT1A9 和 UGT1A10 分別為 18.3μM。結論:所有這些結果表明,異甘草素對異甘草素對這些 UGT 亞型的抑制引起的藥物相互作用和其他可能的疾病的臨床應用風險。
甘草 (G. radix) 已被證明具有保肝特性。本研究確定了 G. radix 異甘草素 (isoLQ) 對 CCl4 誘導的大鼠肝損傷的治療效果。方法和結果:CCl4 (0.5 ml/kg/d,2 次) 或 CCl4 加丁硫氨酸亞砜胺 通過血漿丙氨酸氨基轉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水平升高,以及肝變性和壞死,造成嚴重的肝損傷。連續(xù) 3 天 isoLQ (5, 20 mg/kg/d, p.o.) 預處理可顯著保護這些病理變化。此外,isoLQ 預處理抑制了 CCl4 誘導的細胞色素 P450 2E1 蛋白和 mRNA 表達的減少以及肝臟中的活性。此外,isoLQ 預處理逆轉了 CCl4 誘導的肝臟抗氧化能力下降,并抑制了肝臟中腫瘤壞死因子-α 和環(huán)氧生成酶-2 的表達。結論:這些結果表明,isoLQ 通過誘導抗氧化和抗炎活性對 CCl4 誘導的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類黃酮的攝入量與中風、心血管疾病和癌癥的風險呈負相關。異甘草素 (ISL) 是光果甘草根中的一種類黃酮成分,已知具有血管舒張作用、抗氧化、抗血小板、抗腫瘤、抗過敏、抗病毒活性和雌激素特性。然而,沒有關于 ISL 對腦缺血影響的報道。有證據(jù)表明,能量代謝受損和活性氧自由基 (ROS) 的過度產(chǎn)生會導致與腦缺血相關的腦損傷。方法和結果:在本研究中,研究了 ISL 在短暫性大腦中動脈閉塞 (MCAO) 誘導的大鼠局灶性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的保護作用。將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分為 5 組:假手術組、載體預處理組和 3 個 ISL 預處理組 (5、10 和 20 mg kg(-1),即)。ISL 每天給藥一次,持續(xù)缺血前 7 天。大鼠通過腔內細絲技術進行 2 h 右 MCAO 和 22 h 再灌注。ISL 預處理可顯著降低腦梗死體積和水腫,并顯著減少神經(jīng)功能缺損。在本研究中,為了闡明 ISL 對腦缺血損傷的保護機制,測量了腦能量代謝、腦 Na+K+ATP 酶活性、丙二醛 (MDA) 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ISL 預處理以劑量依賴性方式增加腦 ATP 含量、能量電荷 (EC) 和總腺嘌呤核苷酸 (TAN)。ISL 預處理 7 d 顯著保護腦 Na+K+ATP 酶活性。ISL 預處理可顯著抑制腦 MDA 含量的增加,并阻止腦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腦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過氧化氫酶 (CAT) 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 (GSH-Px) 活性下降。結論:所有這些發(fā)現(xiàn)都表明 ISL 對腦缺血損傷具有保護潛力,其保護作用可能是由于腦能量代謝的改善及其抗氧化特性。
CAS 961-29-5對應的化學物質是異甘草素,以下是對該物質的詳細介紹:
中文名稱:異甘草素
英文名稱:Isoliquiritigenin
CAS號:961-29-5
分子式:C15H12O4
分子量:256.25
中文別名:4,2',4'-三羥基查耳酮
英文別名:包括2',4,4'-Trihydroxychalcone、Isoliquirtegenin、(E)-1-(2,4-Dihydroxyphenyl)-3-(4-hydroxyphenyl)-2-propen-1-one等多個別名
外觀:黃色至橙色結晶粉末
熔點:通常在194~210°C范圍內,不同文獻報道略有差異
沸點:504°C(在760 mmHg下)
密度:預測值為1.384±0.06 g/cm3
溶解性:難溶于水,但可溶于甲醇、乙醇、DMSO等極性較小的有機溶劑
酸度系數(shù)(pKa):預測值為7.50±0.35
敏感性:具有光敏性和吸濕性
用途:異甘草素可用作化妝品助劑、食品添加劑等,在醫(yī)藥領域也有廣泛應用。
功效:具有抗?jié)儭⒔獐d、抑制單胺氧化酶和糖醛還原酶、抗腫瘤等藥理作用。此外,異甘草素還是一種流感病毒復制的有效抑制劑。
儲存條件:建議在2~8°C下冷藏、密封、避光保存,以確保其穩(wěn)定性和活性。
運輸要求:在運輸過程中,應遵守相關化學品運輸規(guī)定,確保安全運輸。
綜上所述,CAS 961-29-5代表的化學物質異甘草素具有多種用途和功效,在醫(yī)藥、化妝品和食品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應遵守相關規(guī)定以確保其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
湖北萃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商家時請?zhí)峒癱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順利完成!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