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甘菊提取物
洋甘菊提取物 性質
氣味 (Odor) | 洋甘菊味 |
---|---|
香型 | herbal |
洋甘菊提取物為菊科植物洋甘菊Matricaria chamomilla L.的干燥全草提取物,主要含有黃酮、皂苷、多糖、揮發(fā)油等活性成分,具消炎、抑制真菌、解痙等作用;因其所具有的多種藥用功效,已被用作藥用化妝品成分,含有洋甘菊揮發(fā)油的軟膏、霜劑和洗液在歐洲被用于治療各種皮膚病。本信息是由Chemicalbook的侍艷編輯整理。【基源】為菊科植物洋甘菊Matricaria chamomilla L.的干燥全草。
【別名】歐藥菊,母菊等。
【生境分布】栽培于庭園或野生于曠野。我國南北均有栽培或野生。
【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光滑無毛,綠色;葉互生,2~3回羽狀分裂,裂片短,窄線形。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直徑12~25毫米,著生于枝梢或葉腋,具花梗,總苞半球形,苞片4層,邊緣膜質,舌狀花1層,生于花序外圍,雌性,白色,先端平截或微凹;其內為管狀花,多數(shù),兩性,黃色,花冠先端4~5齒裂,花藥基部圓鈍,花托圓錐形,無托片。瘦果橢圓形,有3~5條細棱,無冠毛?;ㄆ?~7月。

圖1為洋甘菊洋甘菊全草和花含揮發(fā)油,油中含薁類(Azulene)成分蘭香油薁(Chamazulene)及其前身物原薁(Proazulene),還含金合歡烯(Farnesene)、α-甜沒藥萜醇(α-Bisabolol)、甜沒藥萜醇氧化物-A(Bisabolol oxide-A)及愈創(chuàng)內酯類(Guainolide)、愈創(chuàng)木薁(Guaiazulene)、母菊素(Matricin)、母菊酮素(Matricarin)、蕓香甙(Rutin)、金絲桃甙(Hyperoside)等黃酮類。
洋甘菊花還含膽堿(Choline)約0.32%,芹菜素-7-葡萄糖甙(Apigenin 7-glucoside)、萬壽菊甙(Patulitr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 7-glucoside)、槲皮黃甙(Quercimeritrin)等多種黃酮類?;ㄖ械恼骋嘿|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等組成。1.解痙作用
洋甘菊煎劑能抑制兔離體腸管及豚鼠離體支氣管收縮,使氣管分泌物減少,洋甘菊提取物芹菜苷(apiin)及苷元(即:芹菜素apigenin)對平滑肌有中度解痙作用。
2.消炎作用
蘭香油有抑菌作用,洋甘菊揮發(fā)油亦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3.對血管和其作用
洋甘菊提取物能收縮蟾蜍下肢血管;對家兔有暫緩升壓作用;對發(fā)熱兔有解熱作用;可促進小鼠潰瘍之愈合,增進家兔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之功能。
4.降血脂作用
洋甘菊提取物喂飼大鼠4周后,可起到明顯的降壓、降血脂作用,洋甘菊的降血壓和降血脂作用與洋甘菊的水溶性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有關。
5.抑菌作用
洋甘菊提取物能夠抑制金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白念珠菌等的活性。洋甘菊對細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因為其提取物中含有的類黃酮類物質,很多其它含有類黃酮類物質的植物也具有抑菌作用。取洋甘菊干燥花朵5.0kg,加12倍蒸餾水,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過濾,合并提取液,旋蒸至1mL 溶液含1g生藥,加95%乙醇,醇沉,使溶液含醇量達60%,靜置48h,過濾,旋蒸, 60 ℃恒溫干燥,得洋甘菊提取物粉末。
黃酮類成分的提取分離
洋甘菊頭狀花序粉碎后經(jīng)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揮發(fā)油的萃余物500 g, 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減壓濃縮得浸膏71.5 g。浸膏拌等量聚酰胺, 經(jīng)聚酰胺反復柱層析(乙醇-水梯度洗脫),純化, 得到化合物Ⅰ (25 mg)和化合物Ⅱ (18 mg)。
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Ⅰ )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
功效主治 驅風解表,清熱利濕。有抗菌消炎、抗組胺、抗過敏、局部麻醉、解痙、解毒、防曬、潤膚作用。
【別名】歐藥菊,母菊等。
【生境分布】栽培于庭園或野生于曠野。我國南北均有栽培或野生。
【植物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莖直立,多分枝,光滑無毛,綠色;葉互生,2~3回羽狀分裂,裂片短,窄線形。頭狀花序排列成傘房狀,直徑12~25毫米,著生于枝梢或葉腋,具花梗,總苞半球形,苞片4層,邊緣膜質,舌狀花1層,生于花序外圍,雌性,白色,先端平截或微凹;其內為管狀花,多數(shù),兩性,黃色,花冠先端4~5齒裂,花藥基部圓鈍,花托圓錐形,無托片。瘦果橢圓形,有3~5條細棱,無冠毛?;ㄆ?~7月。

圖1為洋甘菊洋甘菊全草和花含揮發(fā)油,油中含薁類(Azulene)成分蘭香油薁(Chamazulene)及其前身物原薁(Proazulene),還含金合歡烯(Farnesene)、α-甜沒藥萜醇(α-Bisabolol)、甜沒藥萜醇氧化物-A(Bisabolol oxide-A)及愈創(chuàng)內酯類(Guainolide)、愈創(chuàng)木薁(Guaiazulene)、母菊素(Matricin)、母菊酮素(Matricarin)、蕓香甙(Rutin)、金絲桃甙(Hyperoside)等黃酮類。
洋甘菊花還含膽堿(Choline)約0.32%,芹菜素-7-葡萄糖甙(Apigenin 7-glucoside)、萬壽菊甙(Patulitr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 7-glucoside)、槲皮黃甙(Quercimeritrin)等多種黃酮類?;ㄖ械恼骋嘿|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等組成。1.解痙作用
洋甘菊煎劑能抑制兔離體腸管及豚鼠離體支氣管收縮,使氣管分泌物減少,洋甘菊提取物芹菜苷(apiin)及苷元(即:芹菜素apigenin)對平滑肌有中度解痙作用。
2.消炎作用
蘭香油有抑菌作用,洋甘菊揮發(fā)油亦有一定的殺菌作用。
3.對血管和其作用
洋甘菊提取物能收縮蟾蜍下肢血管;對家兔有暫緩升壓作用;對發(fā)熱兔有解熱作用;可促進小鼠潰瘍之愈合,增進家兔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之功能。
4.降血脂作用
洋甘菊提取物喂飼大鼠4周后,可起到明顯的降壓、降血脂作用,洋甘菊的降血壓和降血脂作用與洋甘菊的水溶性提取物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物質有關。
5.抑菌作用
洋甘菊提取物能夠抑制金葡萄球菌、鏈球菌和白念珠菌等的活性。洋甘菊對細菌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因為其提取物中含有的類黃酮類物質,很多其它含有類黃酮類物質的植物也具有抑菌作用。取洋甘菊干燥花朵5.0kg,加12倍蒸餾水,加熱回流提取3次,每次1.5h,過濾,合并提取液,旋蒸至1mL 溶液含1g生藥,加95%乙醇,醇沉,使溶液含醇量達60%,靜置48h,過濾,旋蒸, 60 ℃恒溫干燥,得洋甘菊提取物粉末。
黃酮類成分的提取分離
洋甘菊頭狀花序粉碎后經(jīng)超臨界二氧化碳萃取揮發(fā)油的萃余物500 g, 用95%乙醇回流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 減壓濃縮得浸膏71.5 g。浸膏拌等量聚酰胺, 經(jīng)聚酰胺反復柱層析(乙醇-水梯度洗脫),純化, 得到化合物Ⅰ (25 mg)和化合物Ⅱ (18 mg)。
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Ⅰ )和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Ⅱ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甘。
功效主治 驅風解表,清熱利濕。有抗菌消炎、抗組胺、抗過敏、局部麻醉、解痙、解毒、防曬、潤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