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 |
在常見(jiàn)有機(jī)溶劑中溶解度較低,在水中溶解度較大。在pH值5~9時(shí)水解,土壤中半衰期<10d。對(duì)光穩(wěn)定。 |
所屬類別 |
農(nóng)藥: 除草劑: 其他除草劑 |
用途與作用 |
有機(jī)磷類除草劑,谷氨酰胺合成抑制劑,非選擇性觸殺除草劑。有一定內(nèi)吸作用,可用于果園、葡萄園、非耕地除草,也可用于馬鈴薯地防除一年生或多年生雙子葉及禾本科雜草和莎草等,如鼠尾看麥娘、馬唐、稗、狗尾草、野小麥、野玉米、鴨茅、羊茅、曲芒發(fā)草、絨毛草、黑麥草、蘆葦、早熟禾、野燕麥、雀麥、豬殃殃、寶蓋草、小野芝麻、龍葵、繁縷、匍匐冰草、剪股穎、拂子草、田野勿忘草、狗牙根、反枝莧等。使用量視作物、雜草而異,每公頃使用量1~2kg或更多些,如防除森林和高山牧場(chǎng)的懸鉤子和蕨類作物。使用量為1.5~20kg/hm2。 |
合成工藝與制法 |
將O,O-二乙基甲基膦酸與二溴乙烷反應(yīng),于80℃加熱2h得BrCH2CH2P(O)(OC2H5)CH3,再與(C2H5O2C)2CNa(NHCOCH3)于85℃反應(yīng)制得(C2H5O2C)2C(NHCOCH3)CH2CH2P(O)(OC2H5)CH3,后者與鹽酸回流,所得化合物與28%氫氧化銨在60~70℃反應(yīng)8h制得草銨膦。 此外,草銨膦合成還有高壓催化合成法、低溫定向合成法、采用斯特累克爾反應(yīng)和密切爾加成法等。參見(jiàn)《農(nóng)藥》2002年第九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