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狀一 |
紫褐色針狀結(jié)晶,熔點147℃,旋光度αD20=+135°(苯)。溶于苯乙醚、丙酮、氯仿、甲醇、乙醇、甘油、動植物油和堿性水溶液,不溶于水。色調(diào)隨Ph值變化,Ph值4~6呈紅色,Ph值8呈紫色,Ph值10~12則藍色。耐光、耐熱、耐氧化性好,對還原劑量不穩(wěn)定,遇鐵離子呈深紫色。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
性狀二 |
紫褐色針狀晶體。熔點147℃。[α] D20+135℃(苯)。色調(diào)隨pH值而變化。pH值4~6紅色,pH值7紅紫色,pH值8紫色,pH值9藍紫色,pH值10藍色。用于蛋白質(zhì)食品及淀粉食品時色調(diào)在深紫至深藍紫色范圍內(nèi)變化。遇鐵離子也變?yōu)樯钭仙?。在堿性溶液中呈藍色。在酸性溶液中呈紅色。有一定抗菌作用。不溶于水,溶于苯乙醚、丙酮、氯仿、甲醇、乙醇、甘油、動植物油脂及堿性水溶液。 |
所屬類別一 |
食品添加劑: 食用色素與護色劑: 食用色素(著色劑) |
所屬類別二 |
食品添加劑: 著色劑 |
用途與作用一 |
食用紫色色素。用于辣味肉禽類罐頭著色,用量0.35~0.56g/kg??蓪核榈淖喜葜糜诩毢Y內(nèi),以1 60~170℃的熱油澆于其上,使色素溶于油內(nèi)。油經(jīng)細篩流出,與容器內(nèi)的辣椒粉混合,經(jīng)充分攪勻后熬制成混合醬備用。 |
用途與作用二 |
作食品著色劑,我國規(guī)定可用于果汁(味)飲料類、果酒、雪糕和冰棍,最大使用量為0.1g/kg。 |
合成工藝與制法一 |
紫草(Lithos perMUM EUCHROMOM; Macritomia euchroma)根經(jīng)用乙醇、丙二醇、食用油、水等萃取而得。乙醇萃取者性能較穩(wěn)定。紫草根主要產(chǎn)于我國西北新疆等地。 |
合成工藝與制法二 |
以紫草的根為原料,在165~1 70℃下用4倍量(質(zhì)量)精制的豆油浸提6min,然后用稍多于豆油的95%的乙醇(體積比)分2次萃取浸提液;乙醇萃取液在80kPa的真空度下濃縮,再濾去不溶物即得成品。 |
參考質(zhì)量標準一 |
中國輕工行業(yè)標準-94色價酬臻,515nm | ≥120~150 | 灼燒殘渣(GT-5) | ≤0.8% | 干燥失重(GT-19) | ≤6.0%(糊狀品) | pH | ≤5.0 | 砷(GT-3) | ≤0.0001% | 鉛(GT-8) | ≤0.0005% |
|
參考質(zhì)量標準二 |
參考標準吸光度(E E1cm1%,515nm) | >120 | 灼燒殘渣/% | ≤0.8 | 干燥失重/% | ≤6.0 | pH值 | ≤5.0砷(以As計)/% | ≤0.0001 | 鉛(以Pb 計)/% | ≤0.0005 | 細菌總數(shù)/(個/mL) | ≤100 | 大腸菌群/(個/mL) | ≤30 | 致病菌(腸道致病菌及致病性球菌) | 不得檢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