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化學鉀肥有氯化鉀和硫酸鉀兩種,其他還有草木灰,工業(yè)副產品的窯灰鉀。此外,復合肥中有硝酸鉀和其他含鉀復混肥。
硫酸鉀的介紹
硫酸鉀的外觀呈白色或淡黃色,為速效性鉀肥,含氧化鉀50% -52%,是化學中性、生理酸性肥料,易溶于水,不吸濕結塊。因此,施用硫酸鉀應首先考慮到它是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上長期施用可能會引起土壤酸度增加,所以要考慮配合石灰施用。硫酸鉀可以作基肥、追肥和種肥施用,一般要施入土層中,避免表層土壤干濕交替帶來的鉀固定。
氯化鉀的介紹
氯化鉀外觀呈白色或紅色,含氧化鉀60%,易溶于水,是速效性鉀肥,它是目前我國應用最廣泛的鉀肥品種。氯化鉀也是生理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上長期施用應注意配施石灰等堿性肥料,以防增加土壤酸度。氯化鉀同硫酸鉀一樣,可作基肥和追肥,但不能作種肥,因為過多的氯離子對種子萌發(fā)及幼苗生長都有抑制作用。
就硫酸鉀和氯化鉀從作物營養(yǎng)角度來比較,它們都能為作物提供鉀元素,有利于作物增產。但是這兩種鉀肥的副成分不一樣,一個是硫,另一個是氯,無論是硫元素還是氯元素都是作物所必需的營養(yǎng)元素,但作物對它們的需要量又是不同的,硫是中量元素,氯是微量元素。具體在農業(yè)生產中到底選擇什么鉀肥品種才好,這要綜合考慮以下條件。
施用區(qū)別
一般選用鉀肥品種的原則:
1、土壤條件
缺硫的土壤應選用硫酸鉀;水稻田為避免硫化氫對根的毒害則應選用氯化鉀:鹽堿地應選用硫酸鉀,要避免選用氯化鉀,否則增加鹽漬土的氯離子含量加重鹽害。硫酸鉀施入土壤后,硫酸根易殘留于土壤中,在淹水條件下,硫酸根會逐漸還原成硫化氯,易使水稻根系變黑,水肥的吸收功能受阻,而出現(xiàn)僵苗,因此低洼田、冷水田不宜施用。
而氯化鉀施于水田,或在降水量較多的地區(qū)或多雨季節(jié)的土壤施用氯化鉀,氯離子會隨雨水而流失,故可避免對作物的危害。同時,由于氯離子可抑制土壤硝化細菌活動,故水田施用銨態(tài)氮肥時,配施氯化鉀,可避免土壤中的氮素因受硝化細菌作用造成淋失和脫氮,達到增鉀保氮的效果,特別是還原性較強的稻田中施用氯化鉀,其效果比硫酸鉀要好得多。在排水不良的鹽堿地、無灌溉條件的旱地,則不宜施用氯化鉀,否則土壤中的氯離子濃度升高,對作物生長不利。
2、作物種類
對于喜硫的作物,如十字花科的油菜、蘿卜以及蔥蒜等作物也應優(yōu)先選用硫酸鉀。而對于棉花、麻類等纖維作物應該選用氯化鉀,水稻、玉米和小麥等選氯化鉀即可。硫酸鉀成分中不含氯,含有硫,喜硫作物如薯類、豆科、十字花科作物需施鉀肥時,選用硫酸鉀優(yōu)于氯化鉀,效果比氯化鉀好,不僅能提高產量,還能改善品質,提高產品的質量。
而對氯離子比較敏感的作物,如煙草、柑桔、甘蔗、茶樹、生姜、甜菜、西瓜、葡萄和紅薯、馬鈴薯等忌氯作物,施用氯化鉀會降低產品的質量,使煙草燃燒性變差,生姜辣味沖淡,薯類作物淀粉含量減少、糖分降低,因此在一些忌氯作物上應酌情限量施用,在生姜、茶樹、煙草等作物上不要施用。如果這些作物非用氯化鉀不可,與有機肥料堆漚腐熟后作基肥,或盡量提早施下,使氯離子流失。氯離子有促進光合作用和纖維形成作用。喜氯作物如苧麻、棉花,施后可提高產品質量,選用氯化鉀,優(yōu)于硫酸鉀。
3、肥料成本
硫酸鉀價格比氯化鉀貴,一般情況下都會選用氯化鉀來降低生產成本,但也要根據土壤性質和作物的不同選擇合適的鉀肥。硫酸鉀可作基肥、追肥、種肥和根外追肥;而氯化鉀可作基肥,也可作追肥外,不宜作種肥和根外追肥。作基肥時應提早深施并覆土,至少在播種前或移苗前7天左右施用,且施在種子或幼苗的下側,以距表土5-7厘米為宜。這兩種肥料都是生理酸性肥料,它們在酸性土壤上使用和連續(xù)多年在同一地塊施用,都應該配合施用有機肥和適量石灰,避免影響土壤結構和性質。
4、農田排水和灌溉條件
在有灌溉條件或多雨的地區(qū),只要土壤排水條件良好,大多數作物均可選用氯化鉀,對產量和品質不會產生不良影響。
特別提示:①氯化鉀和硫酸鉀是常用的兩種鉀肥品種,科學使用均有增產效果。②選用鉀肥品種的原則是考慮土壤條件、作物種類、肥料成本和灌排條件。③氯化鉀和硫酸鉀一樣,可做基肥和追肥。氯化鉀不能作種肥。
來源:天寶農業(yè)技術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