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蠶蛹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其中蠶蛹蛋白含量在50%以上。遠遠高于一般食品,而且蛋白質中的必需氨基酸種類齊全。蠶蛹蛋白質由18種氨基酸組成。其中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含量約為豬肉的2倍、雞蛋的4倍、牛奶的l0倍,氨基酸營養(yǎng)均衡,比例適當,符合FAO/WHO(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要求,非常適合人體的需要,是一種優(yōu)質的昆蟲蛋白質。蠶蛹也是衛(wèi)生部批準的“作為普通食品管理的食品新資源名單”中唯一的昆蟲類食品。
蠶蛹蛋白粉的生產(chǎn)【1】
要產(chǎn)出達到食用級標準的高質量蠶蛹蛋白質,必須要解決好生產(chǎn)過程中的脫色、脫味、脫脂、脫鹽等問題。以新鮮蠶蛹為原料,經(jīng)過粉碎放人堿溶液中去皮后脫脂,利用陶瓷膜回收NaOH并分離濃縮蛋白溶液.在分離出的蛋白溶液中加入雙氧水或臭氧脫色除臭后,調(diào)節(jié)等電點后離心分離出蛋白,再用乙醇對分離出的蛋白浸洗.進一步脫脂脫色脫臭.再經(jīng)真空干燥脫臭脫乙醇后超微粉碎,制得淡黃白色、低脂、無蛹臭、無鹽、食用級蠶蛹蛋白質粉。
制備工藝流程:
1. 取縹絲廠新鮮濕蠶蛹,剔除死蠶、僵蠶、壞蛹及其他纖維雜質后,稱重100千克進行機械粉碎;將粉碎的物料按1:16的比例加人稀堿溶液中進行溶解,稀堿溶液的pH為9~11.溫度為60~70℃,溶解時間50~70分鐘。
2. 用50目左右的不銹鋼網(wǎng)進行過濾,濾去蛹殼.將濾得的溶液用固一液兩相蝶式分離機分離去溶液中殘留蛹殼及非水溶性雜質,再用液液一固三相蝶式分離機分離掉蠶蛹蛋白液中的油脂。
3. 對分離的蛋白液用2000道爾頓孔徑的陶瓷膜過濾,過濾所得的Na0H稀堿溶液可以循環(huán)利用。
4. 將陶瓷膜截留的蛋白溶液加溫至60℃。按料液100:1~2的比例加入雙氧水進行脫色脫臭,時間12個小時。對脫色脫臭后的蛋白液再次用鹽酸調(diào)節(jié)等電點并沉淀,然后用臥式螺旋分離機進行蛋白和水分離。
5. 對制得的濕蛋白按l:1加入濃度為95%、溫度為60℃乙醇中浸洗,保溫浸2~3次,每次30分鐘,進一步脫色脫脂脫水脫臭。然后用臥式螺旋分離機分離蛋白和乙醇,同時用酒精回收裝置對乙醇進行回收。
6. 對分離的蛋白進行真空干燥,進一步脫臭脫水,溫度控制在60~70℃,真空度0.02~0.08兆帕.對經(jīng)真空干燥脫臭脫乙醇后的蠶蛹蛋白進行超微粉碎,目數(shù)在200~300目,制得成品12.8千克。
產(chǎn)品的顏色為淺白色。無異味,品嘗無苦澀味,經(jīng)測定。蛋白質含量(干基)達90.2%,脂肪含量為1.8%,灰分含量2.8%.產(chǎn)品pH 5.2,鉛、無機砷、總汞等重金屬含量以及細菌總數(shù)、酵母和霉菌、大腸菌群、致病菌等衛(wèi)生指標均符合國家食品規(guī)定的標準。
蠶蛹蛋白粉的加工和喂飼【2】
蠶蛹雖是高蛋白、高脂肪的飼料源,但其含有 #6$%6 的不易消化的甲殼糞雜質,因而必須進行加工處理,并配合其它蛋白飼料和維生素飼喂。其加工處理方法如下:
1. 煮沸清洗法 :
將蠶蛹曬干過篩,除去粉末、泥沙,用粉碎機粉碎,然后再按 1:4的比例加水,下鍋煮20 min,撇去泡沫和浮油,再將蠶蛹粉裝入布袋內(nèi)在流水中搓洗,直至無浮油和泡沫雜質。
2. 純堿液處理法:
先配2%濃度的純堿液備用。將粉碎后的蠶蛹加適量的水泡漲,然后將配好的堿液倒入其中,并加入少量明礬,攪拌均勻,沉淀24 h,撇去上層浮油、渣;將沉淀物再加適量的水和明礬,再攪拌,靜置、沉淀,當pH =6并且上層的水已清亮時,取出沉淀下來的蠶蛹粉曬干即可。
3. 燒堿處理法:
先配制濃度為1.5%的燒堿液備用,將經(jīng)曬干或烘干的蠶蛹倒入燒堿液中浸泡 12時左右撈起,用清水沖洗,以脫脂、除臭和除雜質,然后烘干或曬干,再經(jīng)粉碎機粉碎制成成品蠶蛹粉。用蠶蛹粉喂飼禽畜的一般比例是:喂牛、羊約占飼料總量的10%-12% ;喂豬占 15%;喂雞、鴨、鵝占5%-7%;喂鵪鶉占4%-5%;喂魚或其它水生動物約占2%。
蠶蛹蛋白粉脫臭工藝【3】
國內(nèi)生產(chǎn)的蠶蛹蛋白制品主要為蠶蛹蛋白粉。這種蛋白粉水溶性差,且異味物質及色素的脫除不徹底,特別是經(jīng)水溶脹后,異味和色澤更為嚴重,極大地阻礙其在食品工業(yè)中的應用。
蠶蛹蛋白粉的脫臭關鍵是復合纖維的制取,各種纖維提取雖然其工藝條件有所不同,但所需要的設備基本相同,具有工業(yè)化大生產(chǎn)的設備,可分別生產(chǎn)后按配比組合,組合后的復合纖維裝入脫脂羊毛袋內(nèi)以便于脫臭后分離,此袋投入蠶蛹蛋白粉的水溶液中,并在攪拌條件下進行脫臭,由于蠶蛹蛋白粉是水不溶性的,很容易除去多余的水分,然后進行低溫干燥或自然干燥即可,用后的復合纖維脫臭劑可以再生利用。以上工藝條件在工業(yè)大生產(chǎn)上是可行的。
綜合次氯酸鈉、吸附法和復合纖維三種脫臭方法可知,上述三種方法均具有一定程度的脫臭效果。且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上具有可行性,其中用復合纖維不但脫臭效果好而且投資少、操作簡單、安全無毒、更適于工業(yè)化大生產(chǎn),此方法在國內(nèi)外還未見報道。
參考文獻
[1] 賀偉強,沈永根主編;單勝道,隗斌賢,沈其林,錢長根總主編,蠶桑生產(chǎn)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用技術,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15.06,第104頁
[2] 馬繼富,蠶蛹蛋白粉的加工和喂飼,四川畜牧獸醫(yī),2003.07,第54頁
[3] 金明曉,曲紅光,昌友權,鄭鴻雁,蠶蛹蛋白粉脫臭工藝研究,食品科學,2005.09,第2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