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及概述[1]
異硫氰酰甲酸乙酯是一種異硫氰酸酯。異硫氰酸酯是一種重要的精細化工中間體,在醫(yī)藥、農(nóng)藥和選礦藥劑等領域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制備[1-3]
報道一、
乙氧基羰基異硫氰酸酯合成工藝,將45份的純度為99%的硫氰酸鈉,溶解于80份的水中,在溶液中加入0.55份平均分子量200的聚乙二醇,將溶液降溫到10℃以下,在攪拌狀態(tài)下將54.8份純度為99%的氯甲酸乙酯緩慢加入到反應體系中。反應溫度不超過15℃,攪拌反應3小時,反應結(jié)束后,加入30份的水,攪拌10分鐘后,靜置1小時分離下層水相,上層油狀液體即為異硫氰酰甲酸乙酯,基于氯甲酸乙酯的產(chǎn)品收率為83.42%。
報道二、
將2.5份純度為99%的N-(N’,N’-二甲基氨基丙基)甲基異丁基亞胺溶解于200份環(huán)己烷中,加入45.3份純度98.5%的硫氰酸鈉,在攪拌下將該混合物冷卻至溫度為0℃~5℃。在該溫度范圍和攪拌下將54.3份純度為98.5%的氯甲酸乙酯加到反應混合物中,攪拌反應3小時,反應結(jié)束。加入100份水,將反應生成的氯化鈉沉淀溶解,分液去除水相。將油相減壓蒸餾除去溶劑環(huán)己烷,得到所需要的異硫氰酰甲酸乙酯產(chǎn)物。分析表明基于氯甲酸乙酯的產(chǎn)品收率為98.4%。
報道三、
將3.8份純度為98%的雙(4-N,N-二甲基氨基苯基)甲烷加入到43.2份純度98.5%的NaSCN在50份水中的溶液中,然后在攪拌下將該混合物冷卻至約-1℃~5℃的溫度。在該溫度范圍和攪拌下將55.1份98.5%的氯甲酸乙酯加到反應混合物中。在該添加步驟之后,將反應混合物在約2℃~5℃的溫度下攪拌反應3小時,然后冷卻至約0℃的溫度。將已冷卻至約0℃的3.1份硫酸溶解在50份水中的溶液在約15分鐘內(nèi)加入反應混合物中(以中和催化劑)。隨后在約0℃的溫度下將混合物攪拌約15分鐘,停止攪拌后讓該混合物在約0℃的溫度下靜置分層約30分鐘。該混合物分離成水相和有機相。分離除去水相后,所得的有機相即為所需要的異硫氰酰甲酸乙酯產(chǎn)物。液相色譜分析表明基于氯甲酸乙酯的收率為96.8%。
參考文獻
[1][中國發(fā)明,中國發(fā)明授權]CN201510095758.2一種乙氧基羰基異硫氰酸酯合成工藝
[2][中國發(fā)明,中國發(fā)明授權]CN201110067540.8一種制備N-烴氧基羰基異硫氰酸酯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3][中國發(fā)明,中國發(fā)明授權]CN03118386.7一種N-烴氧基羰基異硫氰酸酯及其衍生物的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