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性質(zhì)
依那普利拉為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結(jié)構(gòu)與卡托普利類似。依那普利屬前體藥,在體內(nèi)經(jīng)肝臟轉(zhuǎn)化為依那普利拉。馬來酸依那普利為白色或類白色晶狀粉末,25 mg馬來酸依那普利可溶于1 mL水。依那普利拉為白色或類白色晶狀粉末,微溶于水。
藥理作用及應用
目前在獸醫(yī)臨床,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主要作為血管擴張藥治療心力衰竭或高血壓。近期研究表明,依那普利與呋噻米合用可改善犬的心力衰竭,但還不清楚其對犬的存活時間有無顯著影響。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也用于治療與瓣膜有關的心臟疾病(二尖瓣反流)和由左向右分流。能否作為慢性腎衰竭和蛋白丟失性腎病的輔助治療尚在研究中。心力衰竭時本晶擴張動脈與靜脈,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或后負荷。用于治療高血壓、心力衰竭。病情改善并能口服時可改用依那普利片劑(Enalapril)
用法用量
靜注或靜滴:用于高血壓、伴有肝臟疾患的高血壓或心力衰竭,每次0.625―1.25mg,每隔6h給藥1次。根據(jù)療效調(diào)整給藥劑量,劑量可用至每次5mg。
適宜溶劑靜注:0.625 1.25mg稀釋于5%葡萄糖或0.9%氯化鈉注射液10mL:靜滴:0.625―1.25mg稀釋于5%葡萄糖或0.9%氯化鈉注射液50~100mL。
給藥速度 靜注:5~6min:靜滴:0.25~0.5h。
配伍禁忌
藥理學【1】
依那普利經(jīng)肝臟轉(zhuǎn)化為活性物質(zhì)依那普利拉。依那普利拉通過與血管緊張素原工競爭血管緊張索轉(zhuǎn)化酶阻止血管緊張素原Ⅱ的形成。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對依那普利拉比血管緊張素原工有更高的親和力。由于血管緊張素原Ⅱ濃度降低,醛固酮的分泌減少,血漿腎素活性增加。
對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依那普利拉的心血管效應包括降低總外周阻力、肺血管阻力、平均動脈壓、右動脈壓和肺毛細血管血壓,心率無變化或降低,增加心臟指數(shù)和輸出血量、每搏輸出量和運動耐量。肝臟血流量的微小變化使腎血流量增加。患腎小球疾病的動物,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可能減少蛋白尿和保護腎功能。
藥代動力學
在犬體內(nèi),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與卡托普利有不同的藥動學特征。依那普利/依那普利拉藥效出現(xiàn)較晚(4~6 h),但持續(xù)時間較長(12~14 h)。對于人,依那普利口服吸收良好,但依那普利拉吸收差,生物利用度約為60%。依那普利和依那普利拉幾乎不進入CNS,痕量進入乳汁。依那普利拉可進入胎盤。在人體,依那普利的半衰期約2 h,依那普利拉半衰期約11 h,腎衰竭或嚴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半衰期增加。
不良反應
可有頭昏、頭痛、嗜睡、口干、疲勞、上腹不適、惡心、胸悶、咳嗽、蛋白尿、皮疹、面紅等不良反應;個別患者,尤其是在應用利尿劑或血容量減少者,可能會引起血壓過度下降,故首次劑量宜從2.5mg開始。
禁忌/慎用證
對本品或其他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過敏者,孕期與哺乳期婦女,孤立腎、移植腎、雙側(cè)腎動脈狹窄、腎功能減退者及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患者禁用。藥物相互作用 與利尿藥或其他降壓藥聯(lián)合應用,使降壓作用增強:與保鉀利尿藥合用,使發(fā)生高血鉀的危險加大。
注意事項【2】
定期做白細胞計數(shù)和腎功能及血鉀測定;肝功能減退者用藥期間應監(jiān)測肝功能的改變。
相互作用【3】
與利尿藥或其他降壓藥聯(lián)合應用,使降壓作用增強:與保鉀利尿藥合用,使發(fā)生高血鉀的危險加大。與呋塞米同用可增強本品降壓作用及延長作用時間。
貯藏/穩(wěn)定性/配伍
商品化片劑應在30℃以下避光貯藏,有效期可達30個月。依那普利拉注射液應在30℃以下貯藏。用D5W、生理鹽水或乳酸林格氏注射液的D5稀釋后可在室溫下穩(wěn)定保存24 h。依那普利拉禁與兩性霉素B或苯妥因鈉合用。其他多種藥物在不同濃度下可與依那普利拉合用,合用取決于pH、濃度、溫度和稀釋液種類。建議查閱專業(yè)參考書以獲得具體的相關信息(如《Handbookon Injectable Drugs by Trissel》,見附錄)。
參考文獻
[1] (美)勃拉姆(Donald C.Plumb)主編,Plumb's 獸藥手冊,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09.07,第403頁
[2] 唐鏡波主編,452種注射劑安全應用與配伍 第7版,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1,第442頁
[3] 中國藥學學會上海分會,臨床實用新藥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09月第1版,第24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