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和結果:本組發(fā)現(xiàn)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 Pseudolaric Acid B (PB) 衍生物。為了尋找潛在的高效低毒的免疫抑制劑,合成了一系列新型 PB 衍生物并評價了其免疫抑制活性。大多數合成化合物在小鼠 T 和 B 增殖的體外測試。特別是,化合物 11 對小鼠 T 細胞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抑制活性(與麥考酚酯相比增強高達 19 倍),對正常小鼠脾細胞幾乎沒有細胞毒性。結論:這些實驗數據表明,其中一些 PB 衍生物在未來的免疫抑制研究中具有很大的潛力。
Pseudolaric Acid B (PAB) 是從 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on(松科)的根皮中分離的天然存在的二萜類化合物,具有有效的抗真菌和終止妊娠作用,可能與血管生成密切相關。本研究旨在檢查其血管生成抑制、對腫瘤細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 (VEGF) 分泌的影響以及可能的作用機制。方法和結果:通過人臍血管內皮細胞增殖、遷移和管形成測定以及絨毛膜尿囊膜測定評估血管生成抑制。進行 ELISA 、逆轉錄-PCR 和 Western blotting 分析,以檢測 VEGF 蛋白分泌、 mRNA 表達和缺氧 MDA-MB-468 細胞中的可能機制。 PAB 通過以濃度依賴性方式抑制 VEGF 刺激的增殖和遷移以及胎牛血清刺激的人臍血管內皮細胞的管形成,顯示出有效的體外抗血管生成活性。此外,PAB (每個雞蛋 10 nmol) 在絨毛膜尿囊膜測定中顯著抑制體內血管生成。另一方面,PAB 通過減少 HIF-1alpha 蛋白消除了缺氧誘導的 MDA-MB-468 細胞分泌 VEGF。使用 LY294002 和 U0126 的額外分析表明,缺氧誘導因子 1 (HIF-1) α 蛋白水平的增加高度依賴于磷脂酰肌醇 3'-激酶和 p42/p44 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活性在缺氧 MDA-MB-468 細胞中。然而,PAB 處理不影響 Akt 和 Erk 的活性 (磷酸化) 形式。有趣的是,選擇性蛋白酶體抑制劑 MG-132 完全逆轉了 PAB 處理的 MDA-MB-468 細胞中 HIF-1alpha 蛋白的減少。結論:PAB 通過促進蛋白酶體介導的 MDA-MB-468 細胞降解,通過減少 HIF-1alpha 蛋白,表現(xiàn)出直接抑制內皮細胞和消除腫瘤細胞旁分泌刺激 VEGF 的雙重抗血管生成活性,具有潛在的臨床意義。
Pseudolaric Acid B (PAB) 是藥用植物 Pseudolarix kaempferi 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幾個世紀以來,亞洲的傳統(tǒng)醫(yī)學從業(yè)者一直在使用這種植物的根來治療炎癥和微生物皮膚病。方法和結果:在目前的研究中,已經研究了 PAB 的體外免疫抑制作用和潛在機制。結果顯示,PAB 劑量依賴性地抑制了 PMA 加離子霉素或抗 OKT-3 加抗 CD28 共刺激誘導的人 T 淋巴細胞增殖、IL-2 產生和 CD25 表達。機制研究表明,PAB 顯著抑制 NF-kappaB p65 的核轉位以及 PMA 加離子霉素共刺激誘發(fā)的 IkappaB-α 的磷酸化和降解。PAB 還可以抑制 MAPKs 通路中 p38 的磷酸化。結論:基于這些證據,我們得出結論,PAB 通過抑制 NF-kappaB 和 p38 信號通路抑制 T 淋巴細胞活化;這將使 PAB 成為作為抗炎劑進一步研究的有力候選者。
探討 Pseudolaric Acid B 對人胃腺癌皮下異種移植物的抑制作用及其多藥耐藥性所涉及的潛在分子機制。方法和結果:將人胃腺癌 SGC7901 細胞和耐藥 SGC7901/ADR 細胞注射到裸鼠體內,建立皮下異種移植模型。通過測定腫瘤大小和重量來比較 Pseudolaric Acid B 聯(lián)合或不聯(lián)合阿霉素治療的效果。通過免疫組化和 western blot 測定環(huán)加氧酶-2 、蛋白激酶 C-α 和 P-糖蛋白表達水平。Pseudolaric Acid B 顯著抑制 SGC7901 細胞和 SGC7901/ADR 細胞誘導的腫瘤生長。與單獨使用假拉霉素 B 或阿霉素治療相比,Pseudolaric Acid B 和傳統(tǒng)化療藥物阿霉素的組合在體內對胃癌生長表現(xiàn)出更有效的抑制作用。在 SGC7901/ADR 細胞異種移植物中,單獨使用假拉酸 B 或與阿霉素聯(lián)合使用可抑制環(huán)加氧酶-2 、蛋白激酶 C-α 和 P-糖蛋白的蛋白表達水平。結論:Pseudolaric Acid B 與阿霉素聯(lián)合對胃癌體內生長具有顯著的抑制作用和加性抑制作用,通過下調 Cox-2/PKC-α/P-gp/mdr1 信號通路逆轉胃腫瘤對化療藥物的多藥耐藥。
大量研究表明,Pseudolaric Acid B (PAB) 可促進多種癌細胞系的細胞凋亡。然而,到目前為止,尚未評估 PAB 對人類白血病細胞的影響。方法和結果:在本研究中,研究了 PAB 在人白血病 U937 細胞中的抗腫瘤活性和分子機制。結果表明,PAB 誘導 U937 細胞凋亡,典型形態(tài)變化和 Annexin V-異硫氰酸熒光素染色證實了這一點。觀察到 PAB 通過調節(jié) Bcl-2 家族蛋白介導的線粒體通路激活 U937 細胞中的 caspase 依賴性凋亡途徑。此外,PAB 處理后 caspase-3 和 -9 的活性增加。結論:總之,據我們所知,這項研究首次證明 PAB 能夠至少部分地通過激活線粒體死亡途徑來增強 U937 細胞的凋亡。此外,caspase-3 和 -9 的激活介導了凋亡誘導。
Pseudolaric Acid B (PAB) 因其強大的免疫調節(jié)作用而被開具處方。然而,機制的細節(jié)仍有待證明。本研究的目的是進一步闡明 PAB 對體內 T 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的機制。方法和結果:進行調查以確定 PAB 在 T 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的遲發(fā)型超敏反應 (DTH) 小鼠模型中的藥理作用。通過蘇木精和伊紅染色檢查組織學評估。采用 Affymetrix GeneChip? 小鼠基因組 430 2.0 陣列評估 PAB 的表達譜。Western blot 檢測 p38MAPK 信號級聯(lián)反應,包括 p38MAPK 、 ATF-2 、 MK2 和 HSP27。最后,通過 ELISA 分析 TNF-α 水平,并用 PAB 處理 Jurkat T 細胞,使用報告基因測定確定其對 PPARγ 激活的作用。 結果顯示,PAB (5、10 和 20mg/kg) 可導致 DTH 小鼠耳腫脹和炎性浸潤的顯著改善,呈劑量依賴性。根據微陣列分析的相關生物學途徑,PAB 導致與 MAPK 和 PPAR 信號通路相關的異常免疫相關基因表達的恢復。此外,PAB 顯著抑制 p38MAPK 、 ATF-2 、 MK2 和 HSP27 的激活,以及 TNF-α 的產生,而 TNF- 的產生被 PPARγ 的特異性拮抗劑 GW9662 逆轉。此外,PAB 處理還以劑量依賴性方式增加了 PPARγ 的轉錄活性。結論:這些結果為我們提供了關于 PAB 作為治療免疫相關疾病的潛在免疫調節(jié)劑的藥理作用的新見解。
CAS號82508-31-4對應的化學物質是土槿皮乙酸(也稱土荊皮乙酸、Pseudolaric Acid B)。以下是對該化學物質的詳細介紹:
中文名:土槿皮乙酸(土荊皮乙酸)
英文名:Pseudolaric Acid B
CAS號:82508-31-4
分子式:C23H28O8
分子量:432.464(或432.469,兩者相差甚微,可能是由于計算精度不同導致的)
密度:約為1.3±0.1 g/cm3(也有資料給出1.29或1.2108,這些數值可能因測量條件或方法的不同而略有差異)
沸點:613.8±55.0 °C at 760 mmHg(也有資料給出粗略估計值為466.14°C,這可能是由于測量方法或條件的不同導致的)
熔點:166°C
閃點:208.8±25.0 °C
折射率:不同資料給出的折射率可能有所不同,如1.565、1.4480等,這些數值可能受測量條件或儀器精度的影響
蒸汽壓:0.0±3.8 mmHg at 25°C
外觀性狀:白色至類白色粉末或晶體
溶解度:在甲醇中可溶,溶解度為1mg/mL,溶液透明無色
類別:二萜酸,是從Pseudolarix kaempferi Gorden(pinaceae)根部分離得到的化合物
生物活性:具有抗癌、抗真菌、抗受精活性,并對T淋巴細胞具有免疫抑制活性。此外,它還能通過凋亡和細胞周期阻滯抑制乙肝病毒(HBV)的分泌,并誘導細胞自噬。土槿皮乙酸還具有抗腫瘤、抗生育、抗血管生成等作用,并能激活過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
用途:主要用于科研領域,如藥理實驗、含量測定等。由于其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因此在藥物開發(fā)領域也具有一定的潛力。
安全性:土槿皮乙酸具有一定的毒性,應謹慎使用。在操作時需穿戴適當的防護裝備,避免吸入、食入或皮膚接觸。使用后應徹底清潔皮膚,并避免與食品、飲料等接觸。存儲時應密閉于陰涼干燥環(huán)境中,并遠離火源和熱源。
綜上所述,CAS號82508-31-4對應的化學物質土槿皮乙酸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二萜酸類化合物,在科研和藥物開發(fā)領域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但在使用時需注意其安全性問題并遵循相關規(guī)定。
湖北萃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聯(lián)系商家時請?zhí)峒癱hemicalbook,有助于交易順利完成!
王玲